鸠山时代中日关系走向:继续纠偏争取良性发展——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鸠山时代中日关系走向:继续纠偏争取良性发展
2009年09月21日 16:03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日本执政党的每次变更,往往都为外交政策的调整提供了机会,鸠山由纪夫是一个鸽派,有望更主动地排除中日关系发展的干扰因素,中日政治关系将迎来发展的新机遇。

  9月16日,日本民主党代表鸠山由纪夫就任日本首相。日本有媒体披露,鸠山定于10月10日访问中国,由此可能带来中日关系的新突破,受到广泛关注。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从战后的日本政治史看,历届内阁首相对日本的外交路线都具有决定性作用。

  一般来说,日本首相是政党、官僚、财界“三位一体”国策制定的总代表,也是整个外交决策程序中的主角、最终决定者和实施者。从战后的日本来看,日本执政党的每次变更,往往都为日本外交政策的大调整提供了机会。如1954年入阁的鸠山一郎首相(鸠山由纪夫的祖父)修正了吉田首相追随美国的外交路线,与前苏联恢复了邦交;1972年田中内阁的上台,纠正了佐藤内阁的反华方针,一举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解决了战后日本外交的最大悬案,等等。

  但并非一切都是“和谐音”。自小泉纯一郎任首相以来,其每年参拜靖国神社的举动,让日本的亚洲形象付出了沉重代价,中日关系走入了“政冷”的怪圈。这种借助“拜鬼”带动军国主义思潮复活的举动,是日本邻国不堪承受的心理底线,也是多个亚洲国家强烈抗议小泉内阁的最根本原因。

  2006年9月,随着日本政权更迭,中日关系开始走出“政冷”低谷,迎来了政治关系的“暖春”,打开了持续5年的政治僵局。2006年10月8日,日本上任不到两周的安倍晋三首相成功访华,中日政治关系步入“破冰之旅”。从安倍首相到福田首相,再到麻生首相,由于日本政权更替频繁,无疑给中日关系平添了几分不确定性。

  尽管安倍与麻生被认为是小泉培养的“忠实信徒”,但由于小泉执意“拜鬼”的深刻教训,安倍首相与麻生首相上台后,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的立场一直较为谨慎,这推动了中日政治关系的“继续纠偏”。可见,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下的首相立场或姿态,对推动中日政治关系的修补与发展,能起到“助推器”式的重要作用。

  如今,日本自民党内部派系的持续分裂,将长期在野的民主党推到了执政前台。总的来看,鸠山由纪夫是一个鸽派,属于自由派政治家,有望更主动地排除中日关系发展的干扰因素,“助推”中日关系迈向一个新台阶,中日政治关系将迎来发展的新机遇。其中的核心要点在于,中日政治关系有望消除“历史问题”干扰。

  鸠山由纪夫不仅多次表明不会参拜,还承诺会要求所有阁员自律。很可能,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短期内将不再成为中日政治交往的绊脚石。中日政治交往史证明,日本首相以放弃“参拜”为开端,尽管不一定能快速改善中日关系,但这是中日政治步入良性发展的先决条件。当然,由于日本政治有派系林立的传统,民主党内部同样存在诸多派系,这会对鸠山外交决策形成制衡;再加上诸如领土、海洋权益、贸易摩擦等现实问题,都是中日关系的干扰因素,也是考验鸠山首相外交智慧的复杂议题。

  由于鸠山由纪夫过去一贯对华友好,加上新内阁重要成员都对华持友好态度,我们有理由相信,中日政治关系将会结束动荡期,迎来良性发展的新纪元。一旦中日政治关系步入良性发展之路,受惠的将不仅仅是中日经贸关系,还将对东亚区域格局的稳定产生深远影响。 (毛玉西)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