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8年全球博弈得与失:借反恐之名行独霸之实——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布什8年全球博弈得与失:借反恐之名行独霸之实
2009年01月14日 13:26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8年前,布什带着强烈的保守主义思想开始执政,他毫不留情地批评克林顿时期的美国对外政策,对俄、对华甚至对欧政策十分强硬和傲慢。

  “‘9·11’事件成为布什政府对外政策的转折点,”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助理、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志明在接受采访时分析认为,“9·11”事件之后,布什政府对大国崛起的防范让位于全球反恐战略,不仅在政治上以反恐划线,而且不惜代价地推进军事行动,借反恐之名,行独霸之实,“新帝国论”应运而生。然而,布什政府在执政后期真正遇到了严冬——阿富汗、伊拉克战场的胶着,中东局势的不稳定,拉美日渐离心,朝核和伊核问题不断挑战美国,大国关系出现新的变化,前所未有的金融风暴更是动摇着美国的经济基础乃至国际地位。

  在孙志明看来,布什政府8年的对外战略也并非一团糟。凭借反恐战争,美国不仅在中亚、西亚、中东实现了军事存在,还基本完成了在全球的军事力量调整,特别是在关岛、非洲的军事布局,对于美国长远的战略利益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布什的东亚政策成效明显,美国与盟国关系保持稳定;东亚地区的安全形势始终处于可控状态,朝鲜半岛、台海等热点问题没有恶化。

  “应该说,布什执政8年,对于美国、对于国际关系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将继续下去,有的影响可能会在今后才逐渐显露出来”,孙志明说。

  美国与欧洲:裂痕难补

  冷战结束后,欧洲觉得美国的保护不再重要,依赖性也有所减少。在新的形势下,双方对一些新问题的看法发生分歧,固有的分歧加上新的分歧,美国和欧洲的关系开始松散。

  “布什执政8年,是冷战结束后美欧关系松散化加速发展的8年”,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对《瞭望》新闻周刊说,布什这8年的欧洲政策失大于得。第一任期是失败的,让欧洲人对美国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第二任期之后,布什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连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改善与欧洲的关系,第一次出访的也是欧洲,此时的外交重点是要重新恢复“跨大西洋”关系。

  布什执政后,美欧之间在处理国际问题上的分歧明显,不同的外交理念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表现了出来。最典型的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奉行单边主义,而欧洲则谋求美欧平等,主张依靠国际机制解决国际问题;美国动辄用军事手段来解决争端,欧洲则主张用政治的途径、外交的手段来化解争议。2003年美国出兵伊拉克,美国的单边主义与欧洲的外交理念发生了最直接、最激烈的交锋,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德等国第一次同美国翻脸,美欧关系出现了冷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裂痕。

  冯仲平说,布什第二任期后,由于单边主义行不通,美国对欧洲的政策作了调整,于是出现了美国和欧洲关系缓和的局面。这种缓和的背后仍然是欧洲对布什政府的不信任、不认同,这种情绪在民间尤为明显。欧洲媒体几乎没有一刻停止嘲笑布什、反对布什政府。

  “所谓‘跨大西洋联盟’已经发展得没有目标了,处在一种漂流状态。北约受到的最大伤害就是2003年,北约内部裂痕很大,布什的第二任期一直在修补,但很难恢复原状了。这是美欧关系受到很大消极影响的8年”,冯仲平总结认为。

  美国与俄罗斯:道不同不相为谋

  布什执政的8年,差不多也是普京执政的8年,颇具戏剧性。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邢广程对《瞭望》新闻周刊说,这8年美俄关系有一个变化的曲线,起伏很大。布什上台伊始,给俄罗斯的见面礼就是批评普京,美俄关系比较紧张。两人最开始的交锋就是双方互相大规模地驱逐外交官,美国一次就驱逐了近50名俄罗斯外交官,而这样的情形只有冷战对抗最尖锐的时候才有可能出现。

  2001年6月,布什与普京首次会晤,美俄关系进入回暖阶段。

  “9·11”事件使美俄关系达到一个峰值。俄罗斯在“9·11”事件后,希望与美国建立一种战略关系,所以在反恐问题上非常支持美国。

  “从俄罗斯领导人的言行来看,支持美国的力度是很大的。超过了俄罗斯问题专家的预判,美俄几乎成了盟国的关系”,邢广程回顾说,美国攻打阿富汗时,之所以能很快打垮塔利班,得益于俄罗斯的大力支持。俄罗斯提供情报,支持北方联盟,开放了自己的领空,允许在中亚地区的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建立军事基地,等等。

  阿富汗战争之中和之后这一段时间美俄关系是比较好的。当时普京希望美国能给予一定的回报,但美国并没有实质性的回报,反而批评俄罗斯的政治、民主。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调整了自己的外交政策。布什当时列出了朝鲜、伊朗等4个“邪恶国家”,而俄罗斯则大范围大力度地与这几个国家发展关系。对伊拉克战争,俄罗斯也是站在德法之后反对美国,此后,美俄关系一直疙疙瘩瘩。美国在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策动了“颜色革命”,使得俄美关系越来越差,这种疙疙瘩瘩的关系一直到2008年8月。格鲁吉亚战争是一个分界点,美俄关系降到谷底。

  “我认为,美俄冲突的主要根源是结构上的问题,两国在利益结构上摩擦面大于合作面,这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邢广程说,俄罗斯想崛起、想发展,希望融入国际社会,同美国搞好关系。而美国不愿意看到俄罗斯强大,还是把俄罗斯看作现实的潜在对手。

  美国与亚太:难得的亮点

  “在美国乏善可陈的外交成绩单上,亚太外交的分数是相对较高的,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亮点。”这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向阳的评价。

  陈向阳对《瞭望》新闻周刊说,8年来,美国的亚太政策目标是连贯的,只是在策略和方式方法上有所调整。重中之重没有变化,就是“大中东”战略,这是美国的地缘战略中心,以大中东为优先,亚太其次。

  美国非常重视处理大国关系和大国外交,对亚太地区的日本、印度和中国3个大国尤其重视,因为亚太的稳定、和平、繁荣与否取决于区内的这3个大国。但美国又对这3个大国区别对待,亲疏有别。

  日本是美国的同盟,要强化军事政治同盟,而且是全球化的同盟,希望日本承担更多的责任。

【编辑:李洋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