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军谈“热启动” 仍面临三个棘手问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中美军谈“热启动” 仍面临三个棘手问题
2009年07月08日 15: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重启军事磋商被认为是中美军事关系重回正轨的标志,但是在被很多人寄予厚望的奥巴马任内,中美双方仍面临朝核危机、海上对峙和对台军售等诸多棘手问题

  本刊记者/于晓东

  6月23~24日,中美双方在北京举行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和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米歇尔·弗卢努瓦共同参与的两国第十次国防部副部长级防务磋商。

  与此前很多媒体期待的不同,双方并没有达成任何具体的协议和成果。会谈的过程也不像美国政府此前高调宣传的那样重点讨论朝鲜问题,更多的是各自阐述了在不同议题中的立场。

  中方在会谈中特别重提了美国对台军售对两国关系的敏感性。新加坡的《联合早报》评论说“中国没有让朝核问题成为本次磋商的压倒性议题,而是借这个中断两年的磋商场合严厉表达反对美国对台军售的立场。”

  对台军售,一枚定时炸弹

  中美本次次防长级军事磋商是在今年2月份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华时宣布重启的。两国上一次军事对话还是在2007年12月。去年10月,在布什卸任前向国会通告了总价值为64.63亿美元的对台出售最新武器的计划之后,中方立即中断了两军的双边对话,以示抗议。

  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中方在会谈重启之际再次进行了正式的外交抗议。对于中方的态度,美国人并不感到意外。就在会谈当日,美国的《华盛顿邮报》就援引美国夏威夷大学东西方中心的高级政策分析员丹尼·罗伊的话表示,中方会利用这次军事对话的机会强调美国对台军售会损害中美关系,以期影响奥巴马政府在下次对台军售案中的决策。

  实际上,中方的这种表态更多地起到传递明确信息的作用,即中国的核心战略利益不容损害,中国在台湾问题上没有让步的空间。但是如果期待美国政府在对台军售方面作出180度的转弯则有些不现实。早在年初的亚洲之行中,希拉里就曾明确表示美国将依据《与台湾关系法》,持续协助台湾“防卫”,并出售“防卫性”物资给台湾。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张立平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在美国国内《与台湾关系法》的框架下,对台军售已经有一套相对固定的模式,牵扯到国会和五角大楼等各方的利益,奥巴马政府不会也无法采取断然措施。

  在过去的中美防务外交中,中国至少有两次因为涉台问题而中断了与美国的军事交流(1995年克林顿政府宣布同意李登辉访美,中美两军交往中断),在未来的中美关系中,对台军售仍可能成为中美军事交流关系发展的一枚定时炸弹。

  朝鲜“江南”号搅局

  本次中美防务磋商正值朝核危机愈演愈烈之际,会议磋商的当天6月23日,被美国怀疑载有违禁武器的朝鲜货轮“江南号”刚好驶过中国上海以南海域。有外国媒体报道称美国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对朝鲜船只进行拦截,而中国则认为检查船只需要先掌握充足证据,拒绝采取相关行动。所以当美方官员提出朝核问题将会是磋商的重点话题时,立刻引起外界的无限遐想。

  但是在磋商之后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米歇尔·弗卢努瓦表示,双方并没有在“操作层面”讨论具体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但是她接着重申中国和美国都投票赞成联合国制裁朝鲜的1874号决议,理应履行相应的责任。

  根据6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1874号决议,有关国家可以在本国领土内对被怀疑载有违禁货物的朝鲜船只实施搜查,在得到朝鲜的同意后,可在公海上对朝鲜船只进行搜查,如朝鲜不同意,则只能在合适的港口对船只进行检查。由于该决议并未授权有关国家在公海上强行登船搜查,在面对朝鲜“强行检查即战争”的警告面前,美国一直避免单方面使用武力强行登船检查,而是希望其他国家进行配合。此前有英国媒体报道称,新加坡已经表态,如果“江南”号开往新加坡港口的话,将遭到该国扣押。

  “中国和美国在朝鲜半岛有共同利益,即朝鲜半岛的无核化。美国之前对朝鲜的举动进行了所谓的‘善意的忽视’,并希望继续通过多边会谈来解决朝鲜问题,但是现在美国的让步空间已经不复存在。相比中国而言,美国更加关注防止朝鲜核武器的扩散,所以推出了‘防扩散安全倡议’。”张立平说。

  “防扩散安全倡议”是美国前总统布什于2003年5月提出,旨在通过情报交流、执法合作、武力拦截等措施打击贩运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活动,迄今已经由包括美国、俄罗斯、日本和韩国在内的95个国家正式宣布加入该协议。中国至今对此倡议仍持保留态度。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时殷弘教授认为,与美国不同,朝鲜问题关系到中国切身的核心利益,甚至到目前中朝之间关系仍以合作为主。中国不能和美国采取一致行动,只能分别采取行动。

【编辑:吴翔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