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if]-->
 中新世界观
自由的代价—美国控枪遭遇囚徒困境

  所谓囚徒困境,是博弈的一种,它是指即便选择合作对双方都有利,但合作仍难达成。此论点的前提假设是,个体是自私且理性的,在行事时会选择于己有利。在美国拥枪派与控枪派的“反复较量”之中,也存在这种博弈。两方人都认为,所谓的合作都有损己方利益,因此各自“画地为牢”。

 

  每一次新的恶性枪击事件发生后,美国社会都会开始激烈讨论是否要实施更严格的管制,但最后的结果常是不了了之。在康州恶性枪击案后,无连任之忧的奥巴马展现出“好斗性”,誓言要在控枪问题上有所进展。枪支大国能否摆脱“囚徒困境”?我们也只能拭目以待。

  • 历史传统

    拥有武器是一种源自英国的传统。1181年,当时的英国国王通过了法令,要求人民购买武器保卫国家。后来,这个传统随着“五月花号”一起到达了美国。

    在西方国家,人们为了保障自己的权利,依据社会契约论达成协议成立政府。当政府违背人民意志时,人民就有权废除它。美国的建国者们也认为,为防止政府作恶,应允许人们持有武器,以让人民有反抗强权政府的可能。

  • 宪法修正案

    1791年通过的十条美国宪法修正案,即著名的“权利法案”,第二条内容包括“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容侵犯”。

    建国后,美国又经历了100多年的西进运动时期。这一段与自然环境和印第安人斗争的历史,一直到19世纪末才结束。所以,枪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美国人的必需品。

  • 高法开始审理枪支案

    从1820年开始,关于拥有枪支、使用枪支正当自卫的案件,以军事、平民等各种形式被不同的人前赴后继地送达最高法院。

    但整个19世纪,美国政府基本上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从法律上限制使用武器,拥有枪支成了十分寻常的事情。枪支,在其他国家被公认为危险品,但在美国却被认为是“秩序的象征和保守主义的图腾”。

  • 全美步枪协会成立

    这一年8月的一个下午,在纽约下曼哈顿百老汇大街192号的《陆军和海军杂志》(现名为《武装部队杂志》)社办公室里,15个美国人经过紧锣密鼓的商议,成立了全美步枪协会(NRA)。

    如今,NRA注册会员逾450万人,占人口1.5%。这个拥有100多年的历史、曾被《财富》杂志评为华盛顿最有影响力的院外游说集团,使得“信枪哥、赢选举”成为其口碑。历史上8位美国总统曾是该协会会员。

  • 国会通过控枪法案

    从1927年开始,美国国会开始通过控枪法案。鉴于当时犯罪率上升,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通过邮寄方式出售手枪。但直到上世纪末,持枪背景审查才施行。

    普遍说来,保守的共和党人反对枪支管控,而民主党人较为赞成管控。美国的枪支管控之路,也在民意、利益团体以及两党理念的裹挟下一路跌跌撞撞。

  • 《全国枪支法》

    1934年,在时任总统罗斯福的推动下,美国国会通过《全国枪支法》。该项法案禁止传输和拥有机关枪和锯短长度的霰弹猎枪,对于制造和销售这类枪支征收税收,要求拥有这类枪支的人进行登记。不过,司法部关于实施手枪登记的提议并没有获得支持。

  • 《枪支管制法》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和黑人民权运动家马丁·路德·金相继被枪杀,枪支管控问题开始成为美国社会热议的焦点。

    1968年,美国国会经过激烈讨论,通过了《1968年枪支管制法》,禁止跨州购买枪支,禁止包括未成年人、吸毒者、精神病人、罪犯等人群购买枪支。这是当时美国最为实质性的控枪法案。不过,它并没有规定对武器进行登记和发给执照,也未禁止进口枪支部件,立法仍存漏洞。

  • NRA重要转折点

    1977年是全国步枪协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这一年,激进派夺取组织领导权,从此逐步将政治影响力作为“核心业务”,规模大幅扩大,在各类拥枪组织中地位凸显。尽管领导权此后在激进派和温和派之间来回转移,但是该组织对参与政治、加强游说的基本路线并未转移。

  • 《武器拥有者保护法》

    1968年的控枪法案也开始引发反对枪支管控力量的“抵抗”。1980年,得到全美步枪协会支持的里根当选总统,枪支管控又开始放宽。1986年,国会通过了《武器拥有者保护法》,放宽了对枪支销售者和购买者的限制。

  • 攻击性武器联邦禁令

    攻击性武器联邦禁令在1994年由时任总统克林顿签署生效,是控枪支持方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难得的“逆袭”。不过,民主党在国会就失去了维持了四十多年的多数地位。而且,这项禁令在维持十年寿命后,延长其有效期的努力均告挫败。

  • 海勒案

    海勒是哥伦比亚特区的一名警官,该地区一向严格禁枪。作为警官,海勒可在政府大楼持枪,但不可以在家中拥有枪支。于是海勒一路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最终,联邦最高法院判决哥伦比亚特区败诉,裁定该地区的禁枪令违宪。

  • 麦克唐纳德案

    麦克唐纳德是芝加哥一名退休工程师,抱怨住宅周围不安全。可他仅有猎枪,因其太笨重携带不方便,因而他希望购买手枪以在必要时保护自己。然而,根据芝加哥此前通过的一项法律,他无法拥有轻便的手枪。于是,他把芝加哥给告了。2010年,联邦最高法院判决芝加哥的禁枪法律无效。法案更肯定和强化了美国人的持枪权。

  • 参议院否决新控枪议案

    4月17日,美国参议院否决了一项包含审查所有购枪者背景内容的控枪法案,奥巴马大感失望,且怒斥这是“耻辱的一天”。但他表示,一定要对枪支实施更严格的管控。

+ -
“国父们”应允
在美国建国初期,持枪自由是民众对抗政府压迫的表现。美国的建国者们认为,为防止政府作恶,应允许人们持有武器,以让人民有反抗强权政府的可能。[详细]
殖民开拓所需
建国后,在美国殖民开拓、独立战争、西进运动、地方自治与自卫等历史背景下,拥枪被普遍认为是美国人自由、人权、自卫的核心价值体现。[详细]
枪支文化盛行
两百多年来,枪支之于美国,已犹如汉堡包、热狗,是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长期的枪支文化积淀中,美国人不仅拥有枪支,更热爱枪支。[详细]
枪支泛滥
美国私人拥有枪支数量达2.83亿支,位居世界第一。不仅如此,美国40%的枪支买卖经地下黑市或网络非法销售,2012年地下黑市销售枪支数量高达660万。[详细]
枪击案频发
官方统计,全美每年约10万人遭枪击,逾3万人死。过去50年全球最严重的20起枪击事件中有11起发生在美国。去年康州20名幼童死于枪口下,成美历史上最严重的小学枪击案。[详细]
枪支管理漏洞多
当枪支持有者在失去执照后,依旧可以以枪支收藏者的身分贩售枪支于他人,但这样一来,购买枪支的人便无需遭受背景调查,也没有详细的纪录可追踪。[详细]
宪法保障且修宪困难
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肯定了“人民持有并携带枪支的权利不容侵犯”。另外,对宪法的修订需要国会两院必要议员数2/3以上多数提出,3/4同意方可通过;或者2/3的州提出,3/4的州同意通过。[详细]
“信枪哥、赢选举”
全美步枪协会拥有100多年历史,被《财富》杂志评为华盛顿最有影响力的院外游说集团,使得“信枪哥、赢选举”成为其口碑。历史上8位美国总统曾是该协会会员。如今,它拥有逾450万会员,占人口1.5%。[详细]
控枪议题是“雷区”
1994年克林顿曾利用民主党控制参众两院之利通过控枪法案,内容包括禁止使用攻击性武器等,结果当年中期选举美国步枪协会“反扑”,助共和党翻盘,此后枪支管制成美政界不可触动“雷区”。[详细]
“最严控枪令”
今年1月,奥巴马对枪支暴力这一美国社会痼疾终于开出了数十年来最猛的一剂“药方”,包括签署了23项总统行政命令,要求国会重新立法禁止攻击性武器和大容量弹匣销售等内容。[详细]
发表国情咨文 强硬表态
奥巴马发表第二任期国情咨文时,把“控枪”议题列为一项重要内容。毫无连任之忧的他采取了强硬的态度,表示对购枪者进行背景调查是“很平常的改革”,并提出了系列建议。[详细]
政府誓言“控枪”
美国参议院否决两党议员提出的控枪法案,大感失望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怒斥这是“耻辱的一天”。他称美国在应对枪支暴力行为上“做得不够”,并誓言最终将推动枪支管控进程。[详细]
民众担心控枪掀购买热
美国康州枪击惨案发生后,“控枪派”、“拥枪派”互相叫阵不歇。因担心“控枪”法令出台,枪支销量大增,不仅价格被哄抬,各类枪支更是被销售一空,出现“一枪难求”的现象,购枪热一下席卷全美。[详细]
枪支生意堪称“摇钱树”
美国枪支生意2012年产值约318.4亿美元,堪称摇钱树。美国经济虽复苏乏力,但在税收方面,枪支制造和销售的缴税总额也达到了约20.7亿美元。这是相当可观的一笔行业税金。[详细]
视为民权 不可剥夺
事实上,每一次新的恶性枪击事件发生,美社会各界就开始激烈讨论是否要对枪支使用和买卖实施更严格的管制,但最后总不了了之。因为对于枪支的管控或禁枪被视为是对民权的侵害。[详细]
校长、市长纷纷致公开信
去年底,美国300名大学校长联名发表公开信,呼吁国会通过法案管制枪械。另外,纽约市长、亿万富豪布隆伯格表示称控枪已到“关键节点”,谴责枪支文化已“失控”。美国各界存在严格控枪的呼声。[详细]
40万民众白宫请愿
康涅狄格州纽敦镇小学发生恶性枪击事件后,来自全美50个州的超过40万人在白宫网站上请愿要求政府解决枪支暴力问题。奥巴马承诺采取行动制止枪支暴力。[详细]
90%民众赞成背景审查
据最新民调现实,92%的美国人赞成对所有购枪者的背景进行审核。而在已经拥有枪支的家庭中,91%的人对此表示认同。56%人同意禁售攻击性武器,另有相同比例的受访者认同禁售大容量弹匣。[详细]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