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莫让“信息踩踏”流失了公信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新华日报:莫让“信息踩踏”流失了公信力

2010年07月07日 16:59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动辄出来澄清、辟谣、否认,似乎成了近一个时期个别政府部门的公众“形象”。

  “某某观点不代表本部门立场”,“近来关于某某事情,系媒体误读”……一些政策消息公开报道还没一两天,就有相关部门义正辞严地站出来以正视听,真可谓“你方唱罢我更正”。

  你看,“明年我国公共场所将全面禁烟”,才让人欣慰三五天,就遭到卫生部官员的否认;“我国教师教育落后50年”、“绝大多数教师不合格”正在伤“师尊”之时,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上述报道内容属主观臆造,严重失实”;而关切万千私家车的油价,每每到了“调价窗口期”,有关职能部门一会儿说可能涨价,一会儿又说可能暂不涨,令消费者哭笑不得。

  更富戏剧性的是,前一阵子,各地不断传出“拟征房产税”的消息,一时间房市牵着股市作出“应急反应”。但不久,先有国家税务总局官员发话,“地方无权出台新税种”云云,继而有国家发改委官员言称“三年之内免谈房产税”,搅得楼市股市一阵忙乱;数天光景,旋即又有部门出来澄清事实,指前述官员的说法“不代表部门的官方立场”……如此,正手反手,搞得信也不是、不信也不是,一头雾水。有网民戏言,房产税简直就像是点的一只“兔子灯”,影影绰绰“雄雌莫辨”!

  公开的信息,今是而昨非;信息的导向,多变而抵牾。这看起来像是一起起信息流动中的“踩踏”事件。如果一个又一个“被误读”的消息频频遭遇脚后跟式更正,后者覆盖前者,彼论取代此论,那么,这样的信息传播生态,实在让人产生对信息的不认同感、不信任感。久而久之,这不仅增加了公众接受信息的成本,而且损害并流失了政府和媒体的公信力。

  不必讳认,出现这种信息折腾,跟一些媒体传播时误读、曲解有关。比如,对民需迫切的好事,出于某种需要,有意放大某种声音,产生了拔苗助长的读解;对专业性强的政策,避难就易,断章取义,进行了削足适履的改写。不过,在呼唤媒体责任之外,我们不妨检视一下信息发布可能存在的“先天缺陷”。

  细究之,说话的政府官员不能不为“言而难信”负责。或者是因为政出多门,不同口径发出不同声音,音调没有统一,令人莫衷一是;或者是因为政府官员说话素质还与信息公开的形势要求相差一截,不会说话,说了不当的话,留下了滋生误解、猜测的缝隙。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当下实际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即有关部门试探性地公布政策动议,探测民意反应。放一下试探民意的“决策气球”,这本身是决策机制的改良,可以更好地倾听公民的利益表达,可以更好地尊重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还可以主动规避政策施行后的“难预见性风险”,大大增加政策制定的民意含量。但是,凡事当有度有规,讲底线。一方面,要怀敬畏民意之心,不能把民意当作随拿随用的“试纸”,用完即弃。若试后不辅以诚意的回应与解释,如此试探怎没有忽悠民意之嫌?另一方面,要秉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话语品格。作为有关公权部门的官员,在向公众发布资讯时,要慎思慎言,既不能为博虚名故作惊人语,更不能作某些利益集团的隐形代言,多一点“普通话”,多一点透明话,言而有信,不要等着后面再来“以正视听”。只有尽力多为公众提供负责任的言论,才能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言而失信的社会代价。

  越是资讯发达,信息流量大、流速快,越要防止公信力流失与受损。因为,公信力永远是个易碎品,需要社会长期共同来维护。(李扬)

参与互动(0)
【编辑:刘羡】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