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记者用12张图片12个点位展现成都灾后重建奇迹

2011年05月13日 09:04 来源:成都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成都是一个从来就不缺乏创造实绩的城市,在灾后的瓦砾堆上阔步向前,以坚韧的毅力和求真务实创新的作风,以独有的成都方式,演绎了一个个凤凰涅槃的奇迹。奇迹来得并不偶然,它得益于成都以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革新规划,得益于对城乡规划的高度重视,得益于成都在全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率先建立的城乡规划一体化体制。

  在新闻发布会上,参与重建点位拍摄的成都传媒集团记者张鸣、何彬、张磊,从4月初到5月初深入成都灾区,拍摄了大量展现成都灾后重建成就的照片,这其中,既有重建点位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又展示了成都受灾群众乐观自信的精神面貌。在新闻发布会上,三位摄影记者详细介绍了照片的拍摄过程和感受。

  这12张新图,不仅仅是一个个受灾点位三年后的崭新容颜,也是成都三年重建成就的微缩,更是成都大步迈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未来蓝图。如果把成都比喻为一个大家庭的话,那么,呈现给大家的12个点位,就是散布在都江堰、彭州、崇州和大邑的一个个小家庭。大家庭的美好幸福是以小家庭的幸福为基础的,12个点位,是优美的建筑与成都人勤劳奋进、坚韧自信精神的自然融合,每一张笑脸、每一个动作,都诠释了大家庭一员最真实自然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对口援建

  点位1 彭州市小鱼洞大桥

  新建的小鱼洞大桥宽阔笔直,一车车土特产通过大桥从山里运往了山外。由福建援建的新小鱼洞大桥全长276米、宽13米,按二级公路、行车速度每小时60公里设计,8度抗震设防。考虑到其标志性意义,在新桥引桥旁增建了一个参观台,游客可在此观看老桥受损情况。

  背景资料:三年来,上海、重庆、福建、内蒙古等援建省市按照科学援建、优质援建、务实援建的要求,对成都市的灾后重建给予了倾力支持和无私援助,建设了总投资137亿元的380个优质精品工程,促进了灾区三次产业提档升级。完善了覆盖城乡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逐步探索出援建方与受援方的长期合作交流机制,为灾后重建美好新家园、夺取灾后重建全面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基础设施建设

  点位2 都江堰市虹口乡

  图片拍摄的是都江堰虹口乡,一名女孩在新家客厅里,用笔记本上网。

  三年来,虹口一直在变化着。农民住在安全美观的房屋里,自来水到户,天然气通达家里,在家可以使用宽带,畅游互联网;农民出门,不再是烂泥路,而是宽敞的水泥路面。

  背景资料:为使受灾群众享受到和城市一样的公共配套和服务,成都市在灾后重建中,按照城市的标准,把水电气、光纤、宽带等公共配套设施全部铺进了新建小区。据统计,三年里成都市把光纤信号通达到593个集中安置点,覆盖用户近1.4万户,新建的光纤电视干线达到1772公里。

  公共设施重建

  点位3 都江堰市医疗中心

  这是都江堰市医疗中心外景。都江堰市医疗中心是上海对口援建的,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总投资 4.1亿元,是目前四川省最先进的县市级医疗中心。全国一流的瑞金医院医疗资源通过卫星远程会诊系统连接医疗中心,市民在都江堰市,即可享受最先进的医疗服务资源。

  背景资料:成都市卫生灾后重建专项实施规划项目共计239个。在实施重建项目中,突出农村、突出基层卫生院、突出重灾区,把与老百姓最直接、关系最紧密的卫生重建项目安排为当前亟须建设项目,重点推进。

  截至2011年3月28日,全市239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竣工237个(含投用项目232个),其中:四个重灾县(市)项目118个,已竣工116个(含投用项目112个)。尚有香港援助崇州、大邑残疾人康复中心2个项目,按省卫生厅统一安排已进入施工阶段,将于年内完成。

  公共设施重建

  点位4 都江堰七一聚源中学

  这张照片是4月23日清晨都江堰七一聚源中学的同学正在参加体育测试的情景。乐观、自信、坚强的同学们,让这座在两年前修建的新校舍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背景资料:在灾后重建中,成都市坚持把学校的重建摆在优先位置。2009年9月,都江堰聚源中学等169所中小学全部交付使用,18万灾区中小学生告别板房进入永久性校舍。成都市组织和选拔了1932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与4869名农村教师、青年教师结成师徒,有力提升了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还遴选出89所城区学校,与127所灾区农村学校开展跨县域结对,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基本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城乡共享。

  城乡住房重建

  点位5 崇州市文井江镇石柱子旅游村

  这是成都灾后农房重建的一个典型,也是230个优美、现代的农民集中居住区的缩影。蜿蜒的乡村公路通向色彩明快、安全美观的受灾群众永久性安置住房,与青山相映,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背景资料:三年来,成都市把城乡住房重建作为灾后重建首要任务,农村和城镇所有受损房屋2008年和2009年分别全面完成维修加固,所有被毁房屋今年已全面重建完工并顺利分配到户,全市灾区共完成城乡住房重建4.3万套和13.7万套,入住率分别达90.3%、97.1%。重建后的230个农民集中居住区既安全美观又配套完善、既体现特色又富有现代气息,灾区群众居住条件实现了根本性提升。

  公共设施重建

  点位6 崇州市山区放心商品店

  5月6日一早,崇州市怀远镇龙潭村“新农村便民店”老板赵先洪又开始上新货了。店里生意红火,赵先洪脸上也笑得灿烂。在位于怀远、元通、公议三个乡镇交界处的龙潭村,村民们震前买居家日用品需要坐三轮车上6公里外的怀远场镇,来回要花4元车费。现在,位于地震后新建的集中居住区的便民店,商品品种多达5000多种。

  背景资料: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和“建得起、站得稳、能保供、有发展”的要求,三年来,成都市积极推进商贸服务设施恢复重建项目建设。全市4个受灾(市)县地震灾后商贸服务设施恢复重建规划项目共64个,规划总投资11亿元。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全市4个受灾(市)县829个农家店均已全部完工并正式投入运营。商贸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不仅满足了灾区群众的生活需求,还实现了在重建中有提升、在保供中有发展。

  精神家园重建

  点位7 彭州市磁峰镇鹿坪村社区活动中心

  整齐的节拍,欢快的脚步,4月25日,在彭州市磁峰镇“鹿鸣荷畔”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广场上,村民张燕带领舞蹈队的成员们正在跳着健身球舞。

  背景资料:三年来,成都市把精神家园重建作为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建设美好新家园重要工作,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文明活动,帮助灾区群众重建幸福家园。截至3月底,新建了1068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累计开展心理抚慰27.2万人次,组织“重建家园。文化相伴”活动300余场,灾区城乡环境风貌焕然一新,群众生活方式发生历史性变迁,展示出奋发有为、开放进取的精神风貌。

  产业恢复重建

  点位8 都江堰拉法基水泥厂

  受汶川特大地震影响,都江堰拉法基瑞安水泥有限公司损失惨重,不得不全线停产。受益于灾区住房重建,时隔5个月后,拉法基在都江堰的第二条生产线恢复生产,第三条生产线也同步开工建设,创造了成都工业企业灾后恢复提升的奇迹。照片所见,是一个在灾后很快恢复、并大力提升的现代化工厂,不仅自身迅速从灾害中挺起产业支柱,而且还为灾区重建和发展贡献了企业的力量,成为成都以产业发展推进灾后重建的一个典型项目。

  背景资料:成都市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以产业发展推进灾后重建,四个重灾市县三次产业全面恢复并远超震前水平,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面提升阶段。全市工业灾后恢复重建项目399个,截至3月底,竣工投产397个,竣工率达99.5%,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0.01亿元,全面完成了灾后重建目标。

  产业恢复重建

  点位9 都江堰景区

  图片拍摄的是都江堰水利工程,图片右侧的建筑,是二王庙古建筑群里的秦堰楼,在地震中全部垮塌,经过两年多的重建,即将对外开放。今年4月21日,二王庙整体对外开放。

  背景资料:“5·12”地震中,成都市灾区三次产业均遭受重大损失,仅旅游业损失就达300亿元以上。过去三年,历经劫难的成都旅游业全面实现了止滑提速,旅游市场加速回升,旅游产业各项经济指标均超过震前水平。2010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6818.4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03.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32%、20.45%。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县四个重灾区恢复情况也超过预期。

  产业恢复重建

  点位10 都江堰市10万亩现代生态农业集聚区

  这张图片拍摄的是都江堰崇义镇十万亩现代化生态农业集聚区,实验室里培育的花木、蔬菜胚胎茁壮成长,它们将从实验室走进大棚,源源不断地供应到成都人的家庭和餐桌。

  背景资料:截至目前,全市农业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完工79个,累计完成投资近34亿元。受灾市县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采取转包、租赁、入股等多种形式,稳步推进灾区土地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基础设施建设

  点位11 崇州市重庆路

  阳春三月,到郊外看油菜花,是成都人在春天一项重要的踏青活动。今年,成都人又有了一个好去处——崇州市重庆路。这张图片拍摄的就是重庆路,一对崇州的新婚夫妇,选择了这条被网友誉为“中国最美乡村公路”,作为婚纱外景拍摄地。

  背景资料:三年来,成都市把基础设施重建作为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坚持恢复功能与发展提高相结合,高标准规划,大手笔投入,集中力量攻坚,加快恢复灾区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截至目前,成都市以交通、能源、水利等设施为主的59个基础设施恢复重建项目,完成投资51余亿元。280公里国省干线及重要经济干线、1833公里农村公路全部建成通车,所有受损道路和损毁桥梁全面修复,投资130亿元的成灌快铁(成都-都江堰)已于2010年5月投入运行,投资30亿元的成彭快铁(成都-彭州)将于今年投入使用,灾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公共设施重建

  点位12 花水湾旅游小镇

  图片展现的是灾后城镇体系重建中,具有浓郁欧洲风情的花水湾旅游小镇。“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的第13天,花水湾度假小镇奠基开工建设 ,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灾后恢复重建的旅游项目。

  背景资料:按规划对重建的17个场镇和6条风貌轴线坚持“三打破、三提高”,提高建筑布局水平和场镇规划水平、民居设计水平,体现山水田园风光,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场镇建筑既安全美观又经济实用,既有特色又有现代气息,场镇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产业发展更加丰富多样,以特色产业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目前,全市确定的花水湾、街子、泰安、大观、白鹿等17个重点场镇重建基本完成,各地因地制宜开展的特色旅游产业恢复较快,街子、泰安古镇、花水湾、新场等场镇的游客日益增多。场镇焕发生机,道路四通八达,重建后的场镇揭开了发展新篇章,开启了灾区新希望,为全市统筹城乡和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

  操控鼠标看全景图片

  新闻发布会上,成都全景网络负责人谢飞展示了这12张图片所在点位的360度全景动态画面。

  据介绍,应用360度全景展示技术,我们可以通过微博上的链接看到每个点位的360度动态画面。可以自主操控鼠标,上、下、左、右、远、近地全方位观看全景照片,如同身临其境。通过这种大场景的展示,更加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成都人民感恩奋进,重建家园,从悲壮走向豪迈的真实历程。通过可以任意操控的电子地图,可以准确定位每一张照片的所在地理位置。(记者 钟文)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志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