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津秦高铁叫停背后的站点争夺战 (2)

2011年06月02日 02:33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津秦高铁叫停背后的站点争夺战(2)
贴在墙上的津秦高铁滦河站规划效果图。本报记者 褚朝新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迁安夺站

  朱少达称,迁安市委书记指示必须争取境内设站,随后系列争站动作展开

  饭局上的消息,很快被朱少达报到了当时的迁安市委书记姚自敏那里。姚指示,不能干瞅着,要设法争取在迁安境内设站。

  为了说服并赢得上级主管单位唐山市政府的支持,迁安给出的理由是:从行政区域上说,高铁站在秦皇岛内有卢龙、北戴河和秦皇岛3站,而在唐山境内却只有一站,这不公平。

  2006年4月20日,唐山市政府以【唐政呈[2006]30号】公文,向河北省政府申请支持在迁安设站。

  文件中,唐山市政府强调,迁安连续三年列河北省30强之首。

  此外,作为县级市的迁安,可支配财力连续多年紧追地级市唐山、省会石家庄、地级市邯郸,名列第四。

  “迁安没有高铁站,这与河北经济首强县的经济地位不相称,影响迁安形象。”朱少达说。

  朱少达和他的上司们都清楚,卢龙县经济相对落后,客流量少,争站胜算较大。

  另外,项目原计划设置的6个站中,卢龙到北戴河,相距仅二三十公里,有人认为距离太近跑不出速度。

  朱少达随后找到铁路部门的朋友打听,“改线把站设在迁安,需要什么样的文件”。

  据业内人士介绍,按照正常程序,如果想让一条铁路在经过的地方调整站点,首先需要获得项目论证机构或比其更权威的机构论证认可,然后再上报包括省级政府在内,并获其支持;最后,当地政府向铁道部申请调整,获得同意后,站点方可调整。

  据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臧其吉介绍,地方政府希望在境内设站,通过设计部门或铁道部门均可以实现。车站设在哪里,从技术上讲,设计单位可以决定,但高铁项目的业主(铁道部等)态度起最主要作用。

  搞定负责津秦高铁线路规划设计的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铁三院),成为至关重要的一步。很快,迁安在天津组织了专家论证会。会上,专家们一致通过在迁安设站。

  2006年5月1日,迁安市政府致函北京铁路局,申请设立迁安站。7天后,时任河北省常务副省长的郭庚茂批示,同意迁安设站。

  朱少达说,争取迁安设站的过程中,不少朋友暗中帮忙。一位领导的秘书甚至教他怎么行文,以便让领导更容易签字同意。

  2008年2月29日,打通前期全部环节的迁安市政府致函铁道部,申请设立迁安站,并表示愿意承担因设计调整而增加的费用。不久,迁安方面得到消息,设站基本获准通过,站点就设在该市野鸡坨镇境内。

  高铁站被争到迁安后,卢龙方面没有再去争夺。

  今年5月29日,卢龙县支持铁路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王守中介绍,卢龙人老实,没找关系。

  滦县杀出

  迁安争取境内设站,近邻滦县打出民意牌争取调整

  卢龙放弃了,迁安的近邻滦县,却杀了出来。

  负责境内高铁项目建设的滦县县委办副主任王云虎称,津秦高铁要在迁安设站的消息传出后,百度滦县贴吧里一片骂声。

  “高铁在滦县征了那么多地,站却设在了迁安,跟滦县没什么关系,网民骂滦县领导是废物、无能。”王云虎说,当时滦县官员压力非常大。

  王云虎等滦县官员承认,为了争夺高铁站设在境内,迁安做了大量工作,滦县也不能毫无作为。

  王云虎介绍,津秦高铁全长261公里,在唐山境内有120公里,其中48公里在滦县境内。如果把站设在迁安,大量土地被征的滦县,没有获得恰当的利益回报。

  滦县开始了与迁安设站的争夺,而且一度白热化。

  王云虎介绍,滦县祭出了“如果把站设在迁安,55万滦县人民不答应”的民意大旗。

  滦县争取设站的理由是:该县从历史上就是该地区的交通枢纽,客流量大,并且拥有全国最大的二级铁路站。如果把站设在距离滦县更近的位置,对高铁上座率是有利的。

  2008年,在唐山市和河北省政府的协调下,首次环审获批的津秦高铁再次敲定最终6站:迁安站南移,调整至迁安与滦县交界处,暂命名滦河站。

  今年5月19日,津秦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立明向媒体介绍,此次调整横向涉及300余米,纵向涉及七八公里。

  朱少达解释说,就是把高铁部分线路往滦县挪了300米,使得滦河站南站房建在滦县境内,北站房设在迁安境内。

  迁安市野鸡坨镇宣传委员彭学军称,从镇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高铁站离他们越近越好。她认为,站点南移后,离滦县稍微近了一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