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经天纬地铸忠诚——记某军区测绘中心主任王明孝

2011年06月17日 10:15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当中国第一条数字化铁路成功铺设于青藏高原的时候,当某新型武器第一次精确命中千里之外目标的时候,当玉树震后第一幅灾情地形图火速传达救援前线的时候——

  无言的山河记住了一位西部军人的名字:王明孝。

  作为一名军队科技战线的优秀共产党人,46岁的王明孝曾32次奔赴高原,翻越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200多座,总行程40多万公里,填补了地图上的200多处测绘空白。

  在 “ 世界屋脊 ” 上刻下奇迹

  王明孝的家乡甘肃省古浪县是75年前红军西路军浴血奋战过的地方。祖上几代都目不识丁的王明孝是村里考上大学的第一人。

  从小受老辈人口口相传的革命先烈故事熏陶,王明孝选择了报考军校。他在军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又选择回到大西北。

  从国家“1236”重点扶贫工程到西气东输工程,从怒江流域水电工程到河西走廊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工程……

  这些年来,王明孝率领官兵上高原、穿戈壁,先后完成数十项国家重大工程测绘保障任务,每一次都交出了圆满的答卷。

  2003年,我国将要修建高原数字化铁路的消息发布后,国外许多知名测绘公司就盯上了这块“大蛋糕”,他们倚仗技术垄断优势漫天要价,还要求全线实地勘测。

  关键时刻,王明孝主动请缨。

  经权威部门考察论证,王明孝和他刚刚组建不到一年的年轻团队担负起青藏铁路轨道线格尔木至拉萨市1142公里的测绘任务。2005年春节前夕,王明孝率领15人的测绘分队向雪域高原进发。

  数字化铁路动态条件下的测量误差必须小于1米,而当时国内的水平是18米。这样的测绘要求,按照传统作业方式需要上百人、30多台车、两年时间才能完成。在青藏铁路建设之初,一些西方专家就断言,中国人不可能攻克动态测绘这一难关。

  王明孝不信邪。他带领技术攻关小组,冒着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在不同海拔、不同时间、不同气候条件下反复试验。最后,他大胆提出采用国内外从没有使用过的新技术,终于成功实现了对测绘点高精度的快速定位。

  一个又一个测绘奇迹,被中国军人刻在了“世界屋脊”上:攻克50多个技术难题,创新12种作业方法,完成高精度数据近百万组,提高工效20倍,以低于1米的动态测量精度改写了世界纪录。而这一切,仅仅用了150天。

  科技攻关推动测绘保障信息化

  “军队离开测绘,就像人没有眼睛。”王明孝铭记着当年军校课堂上老师的话。

  2004年,兰州军区某测绘信息中心正式组建,王明孝被任命为主任。在他的倡议下,测绘信息中心党委一班人确立了“围绕打赢选项目、瞄准打赢搞研究、为了打赢攻难关”的创新工作机制,专门成立党员骨干创新小组,把每一次测绘实践中遇到的难点都作为科研攻关的起点。

  在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的戈壁滩上,王明孝和战友们背着几十公斤重的器材,历时3个多月,进行野外测绘工作,然后带着数据一头扎进实验室。 

  5个月后,瘦了15公斤的王明孝圆满完成有关项目研制任务。有关部门先后多次对项目进行试验检测,全部精确命中目标,精度达100%。 

  小单位创造了大奇迹。王明孝领衔的这一项目荣获当年全军军事测绘领域唯一的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荣誉的光环下有一颗赤子之心

  今年5月下旬,王明孝领衔的某测绘信息中心2项创新成果荣膺国际发明大奖,4项技术获国防发明专利。

  王明孝及其团队的创新活力再一次令人惊叹!

  鲜为人知的是,刚组建时测绘信息中心还是一个大专以上学历干部不到17%、专业人才对口率不足60%的普通技术单位。短短几年时间,面貌焕然一新:90%的干部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25%的干部取得研究生以上学历;成为一支集战场环境空间地理分析研究、测绘信息技术开发应用于一体的高水平人才群体,夺得19项军队科技进步奖;先后30多人次立功,20多人次受到军区以上奖励。

  这一切,倾注了王明孝的全部心血,还有他捐献40多万元奖励金设立的“人才奖励基金”……

  这些年来,王明孝先后两次荣立二等功,18次获军队科技进步奖,7项成果开创全军第一,36项成果在部队推广运用,被评为“全军首届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领军人物”,荣获解放军四总部联合颁发的“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还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樊永强 黄宝峰 马贺兵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