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调查:防灾公园建餐馆会所 市民避险是否受影响?

2011年06月17日 15:54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日前,有读者打来热线电话称,位于海淀区四季青桥附近的曙光防灾教育公园里这两年陆续建起了高尔夫球场、餐馆、书院,最近又开了一家高档的餐饮会所,“这些经营场所目前已经覆盖了公园的大部分,如果有灾难发生市民避险是否会受到影响?”带着读者的疑问,记者深入现场进行了暗访,发现曙光防灾教育公园原本空旷的绿地上现在确实建起了多家商业经营场所,这些商业设施是否合法?是否占用了公共应急避难场所?居民的担忧是否成立?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暗访

  整个公园,正在营业的商业设施包括一个高尔夫练习场,一个网球场,两家规模较大的餐馆,一个书院,一个会所。

  周末上午,记者来到曙光防灾教育公园。这个公园没有围墙,其实是一片面积达27公顷的绿地,它位于西四环主路以东,车道沟桥以西,紫竹院路以北,板井路以南,如同四条主干道包拢着一块绿色“翡翠”。曙光防灾教育公园在北京市32个应急避难场所中面积位列第二,但其可容纳人数则以13.5万人高居榜首,而且是本市唯一一个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公园。

  但是,记者进入公园不久就发现,一道高高的铁网把绿地围起来了,隔网望去,里面是一个高尔夫球练习场,高高的白色凉棚下,有人正在练球,公园西面的大部分绿地都被这个球场占据了。沿着铁网往东走,绿地不见了,出现了一个青砖灰瓦的四合院,大门紧闭,据说是一座书院。再往东走忽然出现一片小桥流水的园林景色,旁边是一座漂亮的中国古典楼台,显得非常气派,门匾上写的是某某豪廷,是一个高档的餐饮会所。

  记者转遍了整个公园,发现这里正在营业的商业设施包括一个高尔夫练习场,一个网球场,两家规模较大的餐馆,一个书院,一个会所,目前,游人可以散步休闲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公园南侧临紫竹院路的狭长绿化带,这片草地上分布着“现场急救”、“废墟抢险”等一些防灾宣传的雕塑,还有一间体验地震感觉的“倾斜小屋”。公园南大门是一个最大的疏散口,进门不远处就立着一个指示牌,标示出“应急避难场所、应急指挥、应急医疗救护、应急物资供应、应急棚宿区、应急厕所”等地点的方向。

  记者在公园里的一张平面图上看到,公园里多处地点都被标出有应急设施,但是由于公园大部分面积被这些商业设施占据,记者没能找到这些设施的具体地点,不知道灾难如果真的发生,附近居民能否找到。

  归属

  在防灾公园里建立商业经营设施是否允许?类似的应急避难场所平时到底归什么部门管理呢?记者咨询了北京市地震局,地震局工作人员给出的答案是:“我们只负责业务方面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具体管理归产权单位,也就是说谁建的就归谁管。”

  记者了解到,曙光防灾公园的归属问题比较特殊,本市大部分应急避难场所都归当地政府或者园林局所属的公园管理,而曙光防灾公园的归属权是曙光公司,它也是本市唯一一家由公司投资建设并管理维护的应急避难场所。

  记者以附近居民的身份就此事询问曙光公司,开发办的一位冯主任告诉记者,公司确实在公园里进行了一些商业经营,但她表示,这些经营设施不会影响灾难发生时老百姓防灾避险。“灾难发生的时候,所有的设施都会对市民无条件开放,高尔夫球场里10000多平方米的草地都是应急棚宿区。”她告诉记者,公司当初建防灾公园投入了将近1.4亿元,遍布公园的科普宣传雕塑和教育宣传图幅就投资了200多万元,这么巨大的防灾教育投资在国内也很少见。除了先期投入,公园维护的费用也很高,目前光维护草坪树木的绿化队就有三个,前一段在这里进行了一个较大规模的防灾演习,演习后10000多平方米的草坪被踩坏都需要更换,“这些费用从哪里出呢?所以平时公园要进行经营,才能有资金维护这些应急设施。”

  记者还了解到,在公园里没有找到的那些应急设施就隐蔽在这些商业建筑中,西侧的指挥中心目前是一家餐馆,南侧的指挥中心是公司的办公室,预留的医疗救护点是一个酒店……灾难发生时他们将发挥原来设定的功能。

  就此种说法,记者询问了公园所属的四季青镇政府,安全办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建曙光公园时确实投入的资金比较多,当时是政府和曙光公司合作建成的,目前对于应急避难设施的后期维护没有专门拨款,曙光公司在出资负责这项维护工作,政府部门对他们的经营行为不做干涉。

  维护

  对于应急避难场所的维护管理,谁来出钱似乎一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曙光公司的做法可算是一种尝试。

  通过一番调查,记者发现,防灾公园出现的餐馆、会所等商业经营场所最终是以“以园养园”的作用被界定的,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投上亿巨资建这样一个防灾主题公园,然后每年花上百万的维护费用,不可能完全出于公益,而商业经营是他们把这个项目运作下去的必要手段,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钱”字。

  对于应急避难场所的维护管理,谁来出钱似乎一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曙光公司的做法可算是一种尝试。海淀地震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曙光公园因为情况比较特殊,所以他们的做法在全市也算是独一份,这叫“自己经营自己养”,当时建公园时提的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百姓受益”,政府出策划,企业出资金,把这个防灾公园一起建起来,按照“平灾结合”的利用方式,公司平时在公园里的经营活动政府一般不会干涉。而且,据这位工作人员了解,公园里这些商业设施都有合法的审批手续,不属于私搭乱建。

  对于曙光防灾公园的情况,北京市地震局应急办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比较了解”,因为当时参与了项目的规划。他表示,建这么大的一个避难场所,光靠政府投资不行,所以最终采取了和企业合作的方式。但是后来,也有一些市民来反映公园里盖了餐馆、球场等问题,有关部门还组织调查组专门就此事进行了调查。

  最终,地震局作为防灾的专业指导部门,对曙光公园提出的要求是,要落实规划中应急避难场所的设施,一旦发生灾难,公园里的经营机构都要无偿开放为百姓服务,作为灾后安置的生活设施。“曙光公司落实了这些要求,所以政府没有干预他们的经营活动。”

  “实际上,就是一个谁来出钱的问题。因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维护、管理费用很高,前不久在元大都遗址公园搞了一个大型防灾应急演习,过后换草坪的费用就要100多万元,按照属地原则,这些费用如果由当地政府来出,是不现实的。”应急办的这位工作人员还提到,由于不少公园也有应急避难设施,所以园林局也多次反映难以承担维护费用的问题。目前大家都在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曙光公园的做法可算是一种政策空白下的尝试和摸索。

  防灾

  目前全市几十个应急避难场所情况比较复杂,各不相同,有的归政府管,有的归园林局管,有的归公司管。谁出钱维护,怎么维护,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

  对于一些读者表示担忧的应急避难场所到底允不允许盖餐馆、会所这个问题,市地震局应急办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没有法律法规明文规定不可以盖,因为现在对应急避难的相关的法规很不健全,对很多东西规定不细,操作起来难度就比较大。他指出,目前全市几十个应急避难场所情况比较复杂,各不相同,有的归政府管,有的归园林局管,有的归公司管,所以,谁出钱维护,怎么维护,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实际上,曙光防灾公园里建餐馆、会所只是一个表象,它折射出的是应急避难设施管理的尴尬,目前,管理的混乱造成的后果已经开始显现。市规划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市有9个区县已建成应急避难场所32个,总面积501.94万平方米,可容纳人数155.6万人。日本地震发生之后,本市不少媒体派记者暗访这些应急避难场所,发现设施维护不力,场地被占用,指示牌缺损等情况相当常见。海淀公园的应急救援中心变成了一片建筑工地,工作人员称:“应急避难设施的管理工作不归公园负责,而且拨发给公园的经费中也没有这一项费用。”那么这些设施到底该归谁管?这些钱到底该由谁出?

  记者查到日本建造防灾公园时一些做法也许可以借鉴。1993年,日本在《城市公园法实施令》中,把公园提到“紧急救灾对策所需要的设施”的高度,首次把震灾时用做避难场所和避难通道的城市公园称做“防灾公园”。地方政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在建设不同类型的防灾公园的时候,能够从中央政府获得资金补助,其中包括土地征用费的1/3,设施建设经费的1/2。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北京市还将新建300个应急避难场所,只建不管恐怕是老百姓最担心的问题。一个令人欣慰的消息是,针对北京市部分应急避难场所设施损毁、标识不清等问题,2010年底,市应急办已专门组织专家起草《北京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维护、使用管理办法》,具体内容正在制定中,其中将对应急避难场所的设施维护管理作出明确规定,该办法有望近期出台。(张鹏)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