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重面子轻里子"成中国城市通病 因官员政绩观异化

2011年08月02日 10:18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城市建设勿忘以人为本

  “把某某做大做强”这句话,近些年在我国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如把项目做大做强、把企业做大做强、把城市做大做强,甚至有183个城市意欲尽早成为国际大都市……于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突飞猛进。过去30年中,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增长速度极快:1980年,这个数字是51,到2010年已是185,约占全球的1/4;预计到2025年,还将有107个城市加入这一行列。到2015年,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的城市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到2025年,有2/3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

  随着城市的急剧扩张,在做大做强的理念下,一系列问题也显现出来:水资源、土地资源紧缺;人口密度增大,房价畸高;热衷于形象工程,供热、供水、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新旧城区差距大,旧城发展被忽视;大搞“土地财政”,肆意对老旧城区大拆大建;城市缺乏自身特色,千城一面……诸如此类的“城市病”困扰市民,也困扰并考验着城市的管理者。

  长期以来,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我国评价考核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考核城市管理者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唯GDP是举直接导致城市发展走上规模扩张之路,许多城市如“摊煎饼般”越摊越大:从二环摊到四环甚至五环、六环,道路越修越宽,交通却越来越堵;高楼越建越多,老百姓却越来越买不起;城市越来越漂亮,市民却感到离“宜居”越来越远。

  受GDP指挥棒和短视的城市管理理念的影响,我国的城市规划普遍缺乏科学性和稳定性。许多城市往往是一任领导一个规划,导致城市建设、管理的混乱。虽然我国早有城乡规划法,但并未得到全面落实,城市规划、建设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及其可持续发展本是极其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在一些城市管理者那里,城市规划却成了朝令夕改的计划。一些城市的大规模扩张及旧城改造,或主动或被动地破坏了城市的原有肌理、文脉及风格风貌,如古城南京,原本有着塘在城中、城塘相依、塘接水巷、碧水绕城的美丽景观,但在近一二十年的城市建设发展中,大多数河道水塘被填埋,建成了马路、高楼或绿地,不仅使其富有魅力的城市特色消失,而且大大减弱了其防洪排涝功能,以致频现逢雨必涝之窘态。

  城市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生存状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城市管理者希望自己的城市成为宜居城市、幸福城市,但是否宜居、幸福,惟有广大市民说了才算数。只有社会和谐、治安良好、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生活舒适便捷的城市,才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因此,城市管理者必须转变城市建设理念,注重适度、均衡、以人为本。这就要求城市不再盲目扩张,要坚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稳定性、人性化;既要注重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要注重城市的人性化管理,在各个方面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总之,少做一些“大手笔”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多做一些精雕细刻的惠民工程、里子工程,让城市真正成为市民的幸福乐园。(刘建华)

  人民论坛杂志与本报政文部联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重面子、轻里子”成城市通病 症结在于官员政绩观异化扭曲

  入夏以来,我国诸多城市呈“逢雨必涝”之态,北京、武汉、广州、深圳、重庆、杭州、南京、南昌等轮番上演暴雨淹城、“水漫金山”之“情景剧”。据统计,有62%的城市患内涝,其中很多是新兴的二、三线城市。除城市内涝之外,近期安全事故频发。7月,江苏盐城、福建武夷山、浙江杭州境内的3座大桥相继坍塌;郑州市一处拆迁安置小区8栋刚封顶2个月的多层楼房,因质量太差被要求全部拆除……这一系列新闻事件暴露出我国不少地方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过度追求“外在形象”,重“面子”轻“里子”、重建设轻规划、重速度轻质量、重政绩轻民生等问题。

  7月19日至27日,人民论坛杂志与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联合在人民网、人民论坛网、搜狐网及人民论坛调研网络进行了“面子里子反差大:中国城市建设病症结在哪”的调查。此次调查,共有15916名网友参加投票,1500人接受了直接采访调查。

  “重面子、轻里子”现象成通病,95.56%的受调查者认为自己所在城市这类问题严重

  82.19%的受调查者认为,“重面子、轻里子”现象在自己所在的城市“严重”,认为“比较严重”的占13.37%。也就是说,认为此问题严重的比例高达95.56%。

  对于“对比城市的‘面子’,您更关注哪些‘里子’”的问题,选择“下水道、人防工程等基础设施科学合理”的居首位,占15.27%;选择 “充分的社会保障,让穷人活得有尊严”的占14.99%;选择 “教育、医疗等‘软性’资源供给充足”的占14.91%,选择“交通便捷,少堵车,公共交通网络发达”的占5.21%。从受调查者的选择看,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是老百姓最关心、最需要的。

  对“面子”“里子”厚此薄彼,症结在于政绩观异化

  对“重面子、轻里子”反映了什么样的深层次问题,43.36%的人认为是“官员政绩观异化,许多官员热衷于看得见的政绩,忽略了民生里子”;27.42%的人认为是“城市发展思路有不小的偏差,人本理念缺失”;21.42%的人认为是“城市规划管理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在建设之初就落下的‘先天病’”。

  对于一些专家提出的是“积重难返的历史包袱”、“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阶段,不可避免”观点,许多受访者并不认同。有网友提出“说起财政收入来都是连年翻番,说起民生投入来就是财政困难,地方官员你让老百姓情何以堪?!”

  “一届领导一套规划,城市规划不理性、不科学、不持续”被认为是目前最大问题

  对于“目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25.32%的人认为是“重短期、轻长期,一届领导一套规划,规划不理性、不科学、不持续”;22.48%的人认为是“重建设、轻规划、大拆大建,对政绩工程和GDP盲目追求”;19.53%的人认为是“重表面、轻内涵,道路越修越多、越修越宽,交通却越来越堵”。

  城市规划是一项科学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但是“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橡皮擦擦,最后能不能实施,全靠领导一句话”。这句顺口溜反映出目前我国城市建设“重短期、轻长期,一届领导一套规划,规划不理性、不科学、不持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长官意志的现状,并被受访者认为是目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存在的第一大问题。

  一些官员在追求政绩工程的过程中,急功近利,“拆一次创造了GDP,再盖一次又创造了GDP”,浪费了巨大的财富和资源,结果带来的GDP增长只是表面的,除政绩外,并没有实质性增加社会财富和经济价值。

  “以民为本”,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目前,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失衡的矛盾逐步凸显,主要包括过度城市化、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失业加剧、城市环境失衡、流行病蔓延等。

  如何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选择“科学规划、问计于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占23.92%;选择“把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占23.58%;选择“把基础工程纳入各级官员的政绩考核里,直接与乌纱帽挂钩”的占20.58%;选择“经济发展模式和各项社会制度亟待改革、完善”的占15.51%;选择“更新城市管理理念,形成城市梯度发展”的占14.81%。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让市民对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有发言权,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将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已成百姓诉求。(人民论坛杂志 王慧整理)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羡】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