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第三届中国-加勒比经贸合作论坛开创合作新局面

2011年09月15日 18: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9月15日电 12日至13日,由中国政府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加勒比经贸合作论坛在特多首都西班牙港成功举办,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特多总理比塞萨尔、圭亚那总统贾格迪奥、安提瓜和巴布达总理斯潘塞、格林纳达总理托马斯、牙买加总理戈尔丁、苏里南副总统阿梅拉利以及来自加勒比各国的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代表、加勒比共同体、加勒比开发银行等地区机构负责人700多人齐聚一堂,以“合作、发展、共赢”为主题,共叙中加友谊,共商合作大计,共同谱写双边发展合作、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中国与加勒比国家虽相距遥远,但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200多年前,就有中国人来到特多,此后近一个世纪里,华人陆续抵达圭亚那、苏里南、牙买加等国。1960年9月28日,古巴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加勒比国家的相继独立并同中国建交,中国同加勒比国家关系日益密切。近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国同加勒比关系保持健康快速发展势头。双方高层往来频繁,政治互信日益加强,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2010年,中加贸易额达71.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9%。加勒比地区10个建交国均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开始享受度假天堂的3S:阳光(Sun)、大海(Sea)和沙滩(Sand)。加勒比地区首家孔子学院已在牙买加西印度大学莫纳分校开设。2010年,加勒比各国积极参展上海世博会,加勒比共同体联合馆里精彩的钢鼓乐悠扬入耳,浓郁的蓝山咖啡香气宜人,让人不禁觉得遥远的加勒比仿佛近在咫尺。

  加强经贸往来,实现互利共赢,是中国和加勒比国家的共同愿望。2004年,在中国政府倡议下,中加经贸合作论坛成立,并分别于2005年和2007年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和中国厦门成功举办了两届,有力地推动了双方在贸易、投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培训、农业、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为中国与加勒比国家之间搭建了密切经济联系、提升合作水平的重要平台。6年来,中加经贸合作论坛不断迈上新台阶,2010年双方贸易额比2004年翻了近两番,中国企业在巴哈马、圭亚那、牙买加等国开展投资合作,涉及基础设施、矿业、糖业等广泛领域,投融资金额已近30亿美元。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加勒比既面临着加快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全球性挑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加勒比国家经济发展面临挑战,各国政府实施积极的经济政策,扶持旅游、农业等支柱性产业发展,千方百计推动经济止跌回稳。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对加勒比遇到的困难感同身受,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加勒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向加勒比国家提供优惠贷款,双方投资合作也取得良好成效。中国积极参与加勒比国家包括路桥、电力设施和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为改善当地民生作出了贡献:安提瓜和巴布达路灯项目点亮了圣约翰的夜空;美轮美奂的特多国家表演艺术中心让参加英联邦峰会的各国元首赞不绝口;格林纳达板球场为加勒比国际举办国际赛事创造了条件,更是丰富了当地居民的体育文化生活。中方还为加方培训了1000多名技术人员,派出200多名志愿者和医疗、汉语教学、体育专家,进一步丰富了中加务实合作和人文交流。

  王岐山副总理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表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然存在,世界经济形势极为复杂、充满变数。新形势下,中加深化各领域合作,对于促进自身经济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复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3年中方将对加勒比国家采取加强经贸合作新举措,涵盖金融及投资促进、发展能力建设、环保及新能源、文化教育卫生、贸易旅游运输合作和农林渔等6大领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中国将向加勒比建交国提供1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以及不少于2500个来华培训名额。这些根据双方关系发展以及加勒比国家经济发展需要“量身定做”的合作举措,有利于中加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共同发展,有利于帮助加勒比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加快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与会的加勒比国家代表无不感慨,加中合作真正体现了患难见真情。圭亚那总统贾格迪奥、安巴总理斯潘塞等加勒比国家领导人表示,中国真心实意帮助我们实现发展,是加勒比国家真诚、可信、可靠的朋友和合作伙伴。中方有关支持加勒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令人鼓舞和振奋,加勒比国家将继续充分利用中国发展带来的良好机遇,以第三届中加经贸合作论坛为契机,继续深化双方各领域合作,不断增进 民间往来,使中加友好世代传承。(陆达心)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唐伟杰】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