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空气质量评价标准遭质疑 环保部称将全面修订

2011年09月24日 09:55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空气污染指数分为五个等级,但各地的天气预报似乎很少预报当地的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比较严重的中度或重污染;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尴尬:政府部门公布的环境监测结果是空气质量二级,但老百姓出门时,抬头看见的并非蓝天,甚至有时还有可能是灰霾天。

  大家难免疑惑:是相关的评价标准设定的太低?还是评价方法有问题?环保部副部长周建近日表示,环保部将对大气、水、土壤、噪声等环境质量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和修订,改进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朱小姐:我们平时会关注空气环境质量报告,觉得它每天的数据都是优和良。我喜欢走路上班,觉得早晨应该是空气质量最好的时候,但是出去之后感觉天灰蒙蒙的,全都是汽车尾气,感觉报告和实际的情况其实并不是那么相符。

  和朱小姐有着同样感受的人并非少数,当环保监测结果和老百姓的直观感受不一致的时候越来越多时,很多人选择不再关注监测结果。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研究所所长孟凡说,出现环保监测结果和群众直观感受不一致的现象,与中国相关的标准有关。

  孟凡:一是我们的标准只是部分地反映了颗粒物的污染,比如说我们测的主要是粗粒子更多一些,像大于十微米的;细粒子对能见度贡献更大的这部分目前并不是我们国家空气质量标准。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曹明德说,环保部此次表示要对环境质量标准进行全面的评估和修订,优化并增加环境监控点位,改进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无疑将有助于最终的监测结果更加客观和真实。

  曹明德:现在采样监测,包括监测站的设置方面,地点不一样,高度不一样,可能测的结果也不一样。主要目的是客观的监测评估大气,为科学研究或做决策(提供)依据,也是为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提供科学数据。

  孟凡说,环境质量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国的标准变化,也和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有关,相关的标准和国外的差距并不大。

  孟凡:最早我们控制所有的悬浮颗粒物,后来可能认为对人们健康影响更大的是小于十微米的颗粒物,现在更新的认识认为,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可能对人的健康影响更大。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的空气质量目标也是从粗粒子到细粒子逐渐过渡过来。我们的标准跟国外的标准相差不是很大,但我们缺一些指标,这是空气质量管理逐步进步的过程吧。

  单是空气污染指数就分为五个级别,空气质量状况包括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污染。科学研究表明,当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时,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病患者就应该减少体力消耗和户外活动;当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时,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就应该留在室内,尽可能减少户外活动。所以,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

  曹明德表示:改变环境质量标准不仅有助于改善我国的环境状况,而且还会更好地保护公众的健康。

  曹明德:标准的改变要更加客观、科学,比如,在浓度比较高的情况下,政府部门特别是环保部应当采取更严格的控制措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公众健康是有帮助的。

  孟凡认为,环保部未来将改变环境质量的标准,改进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有些衔接事项也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准备。

  孟凡:我个人赞成应该纳入。当然,这有一个过程,一是监测仪器和技术支持力量能不能跟上,另外,和现在我们国家已经现有的一些评价的体系怎么样衔接。比如,每个城市都有空气质量指数,在城市管理中纳入对干部的考核中,如果纳入新的标准,以后整个评价体系要变,这中间有一个衔接的问题。(记者冯会玲)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