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目击“天宫一号”发射:“太空家园”从这里腾飞

2011年09月30日 02: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晚21时16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将中国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新网酒泉9月29日电 题:目击“天宫一号”发射:“太空家园”从这里腾飞

  作者:俞嘉

  西北大漠的夜空宁静而高远,天幕上星光闪闪,令人心驰神往。

  9月29日晚,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湖蓝色的发射塔架。因为在那里,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太空家园”——“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即将启航。

  “1小时准备!”20时16分,随着东风调度口令的下达,发射场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就连场坪上的青草也停止了摇曳。

  恰在这时,火箭动力系统贮箱开始增压、气管脱落,控制系统进行时序安全检查、装订飞行程序,空间实验室系统完成状态检查后拔下脱落插头、撤收电缆,发出“目标飞行器准备好”的信号。发射塔架上,一、二、三组回转平台缓缓撤收,“天宫一号”器箭组合体宛如期待远行的少年,翘首仰望着浩瀚星空。

  测发大厅内,改造一新的测发指挥监控系统实时显示着参试各系统的工作状态,数以万计的测试数据流正源源不断地传送至C3I计算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崔吉俊坐在大厅中央,注视着显示屏。

  在发射中心工作近40年,从一名测发操作手成长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总指挥,亲手放飞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第一次“一箭三星”、第一艘“神舟”飞船……崔吉俊早已把发射场当成了自己的家,对这里的发射能力信心十足。

  “30分钟准备!”调度广播里传出零号指挥员王军的口令声,清脆洪亮,迅即响遍整个发射场。在他的指挥下,火箭控制系统执行瞄准检查、关瞄准窗,遥测系统接通“允许转电、允许自动脱落”,故检系统转电……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身为“零号”,从射前30分钟起,负责全区、全系统工作的调度指挥,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今天一大早,王军就端坐在自己的岗位上,目不转睛地盯住显示屏,一脸严肃地下达口令,饿了吃几块巧克力,困了就猛喝咖啡。

  “运载火箭准备好!”当火箭指挥从容报告,距发射只剩下15分钟,火箭控制系统B码终端已设置点火时间,接通“自动发射”,地面勤务人员全部撤离了发射塔架。

  “1分钟准备!”戈壁的风沙瞬间凝固,人们仿佛听到了自己的心跳。火箭控制系统转电,各系统脱插脱落,摆杆彻底摆开,导流槽自动喷水……“10、9、8、7……3、2、1,点火!起飞!”时针指向21时16分,大地颤抖、烈焰升腾,“长征二号F”T1火箭托举着“天宫一号”拔地而起,直刺苍穹。所有人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目光追随着夜空中的最亮点,渐行渐远……

  “酒泉光学跟踪正常”,“东风飞行正常”,“双城光学、雷达跟踪正常”……顷刻间,遍布戈壁的测控站点捕获了目标,将数据准确发送到东风中心、测发大厅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助推器分离”、“一、二级分离”、“抛整流罩”、“器箭分离”、“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准确入轨”……“天宫一号”发射成功的喜讯传来,戈壁深处爆发出掌声、欢呼声、鞭炮声,惊天动地,震耳欲聋。

  从此,中国人将拥有自己的“太空家园”!(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卢岩】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