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群众“老不信”是最大的危机

2011年10月09日 09:47 来源:人民法院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记得小时候一位老乡和别人产生矛盾纠纷,为争一口气,他开始不计成本的向不同部门反映。先是村委会,再是乡政府,然后跑到了县政府,但事情一拖再拖,几年过去就是没有结果。最后他气愤地说:“不行我就自己干。”不久前看到《人民法院报》一篇关于群众“老不信”的法治时评,多年前那位老乡的话让我积留在心底的“恐惧”突然迸发出来。

  信任危机,一个可怕的词汇出现在了我们面前。群众的“老不信”一方面可以说是公民意识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社会诚信体系的脆弱和群众表达诉求渠道的梗塞和畸变。群众对专家、媒体、政府存在“老不信”尚可弥补,但群众的“老不信”一旦降临到人民法院身上,社会诚信的基石就会变得支离破碎,群众对通过正当渠道表达诉求、寻求解决问题的信心将会坍塌,“不行我就自己干”的声音会不绝于耳,“私力救济”的行为会横行于世,社会秩序会混乱不堪。那时将会呈现出一种可怕的“无政府”状态。基本的社会稳定无法保证,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更无从谈起。与经济建设相较,也许4万亿巨资可以抬起沉降的经济,但4万万亿的金钱恐怕也无法扛起“信任的大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为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利提供了全方位的法律保障。但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实施在于法官准确理解、把握法律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解释、运用法律化解矛盾、定分止争,实现司法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机制所要达到的社会功能,实现既符合法律公正观又符合群众公正观的社会公平正义。这样,群众才会理解法院、信任司法,建立对法律的信仰和敬畏,群众“老不信”才不会找到人民法院的头上。(李国光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阚枫】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