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媒体谈“官员道歉”:体现官场对群众态度上敬畏

2012年03月27日 16:44 来源:人民法院报 参与互动(0)

  古人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为过失致歉,普通人习以为常。但“对不起”语出官员之口,仍未成为普遍现象,故而,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多名高官道歉的声音格外引人关注。诚然,道歉只是解决问题的前奏。但只要用心,而非用嘴道歉,一个好的序曲就能引人入胜。(3月23日《山东商报》)

  道歉不仅会让人员关系变得更融洽,也更能获得周围人的尊重。

  但是,在官场上,却因为时代和政治环境的不同,让这种看似基本的“处世礼节”,却显得极不正常,本来,人无完人,即使是领导干部也难免因为自己工作上的某些失误或疏忽,伤害了群众的利益或感情,除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改正和修补之外,向群众说声“对不起”这样的道歉,也是理之常情,然而这在今天看似正常的行为,却又经历过一个漫长的过程。

  早在建国前后,对领导干部就提倡批评和自我批评,其中的自我批评也有着“道歉”的含义,就是这仅存在于官场内部的“自我批评”,有时还会成为“尾巴”被人揪住不放,往往会因此受到处理,到了“文革”期间,这种本就极少的自我批评也已经荡然无存,自我批评意味着“坦白”,在那种浩劫的政治环境中,一句不慎的自我批评就可能把自己送入万劫不复之地,官员的“一贯正确”就是在这种不正常的环境下逐步形成。

  直到2000年改革开放10多年后,我们的官员还“不习惯向公众道歉”,河南焦作和洛阳相继发生特大火灾,仅焦作市“天堂”音像俱乐部特大火灾就造成74人死亡,但相关报道显示,并未有官员为此致歉。还是这一年,陕西一官员因带着警察铐走一村民家四人包括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时任陕西白水县组织部长的马银录向村民道歉。结果招致当地干部不满,质问马银录是“代表谁道歉”,马银录还因此被免职。这些在现在看来不可思议的事,却曾经在我们的社会真真切切的发生过,而今天不仅基层官员向所服务的群众道歉已是常见,全国两会上多名高官通过媒体道歉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从几十年前官员对自我批评的噤若寒蝉,到如今能够敞开心扉的向公众道歉,不仅体现出官员服务民众思想意识的巨大转变,也体现出我们的官场健康文化和整个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

  当然,在这些道歉声中,的确像一些专家所说的那样,某县官员的道歉不仅尚缺诚意,更有作秀之嫌,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把道歉当成作秀也是一种进步,起码说明我们官员在思想意识里对群众产生了敬畏,官员向群众道歉,既不能代表官员工作能力实质上的水平,更不意味着道歉之后就不会被问责,关键体现官场对群众态度上的敬畏,而建设民主法治社会和转变政府职能所需要的正是官员对群众的敬畏感。从官员的道歉中,我们更应当看到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正在改革的道路上步履稳健的向前迈进。(朱永华 作者系安徽省淮南市市民)

【编辑:张尚初】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