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中美解读孔子各取所需 “子曰”曾是美最流行语(3)

2012年05月30日 07:3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孔子只是一个符号,不同的人给他赋予不同的含义,然后各取所需

  几年的研究下来,张涛发现,对于“美国媒体塑造的孔子形象”,自己没办法做一个简单的描述。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很多情况下,这一形象与孔子本身的观点有着天壤之别。

  上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大力实施政府干预经济的各项政策,而用来说明其政策合理性的论据,就是来自中国的孔子。

  当时,美国人眼中的孔子再不是那个迂腐、顽固的老人了。善于观察的政客们敏锐地注意到,孔子的“大同”理论,和当时美国社会的福利思想异常相似;还有人言之凿凿地声称,罗斯福新政与孔子的“中庸之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毕生强调“克己复礼”的孔子,就在这片异国的土地上,成了改革的代言人。波多黎哥大学董事会主席甚至直接宣称,孔子是“新政第一人”。

  张涛说,这是因为美国人一直强调自由,强调市场主导,而在他们看来,孔子认为统治者应当“主动施政”。事实上,当反对党对罗斯福新政表示不满时,他们抛出的炮弹依旧是孔子:控制粮食价格的农业部部长华莱士被他们直接称呼为“孔子”,因为“只有孔子思想主导下的中国,才会不计后果地利用政府行为来干预物价”。

  一位普通读者曾经在写给《华盛顿邮报》的信中引用孔子“苛政猛于虎”的感叹。他在信中写道:“现在,美国人应当宁可忍受老虎,也不能接受罗斯福政府的‘集权控制’。”

  直到今天,人们依然能体会到孔子当时在美国的影响力。在罗斯福时代修建的华盛顿国家广场上,仍然生长着当年种下的“孔子栎树”。据说,这是一种“历史性树木”,它的种苗就来自中国的孔子墓。

  在频繁引用孔子的报道中,美国媒体有时候也会犯下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2008年,亚特兰大举行了一场中国兵马俑展览。华人大多熟知,制造兵马俑的秦始皇,曾经为了禁绝孔子的儒家思想下令“焚书坑儒”;但在美国媒体的报道中,他却是孔子的忠实拥趸,因为“兵马俑也反映了孔子的集体观念”。

  “事实上,孔子在美国只是一个符号。”张涛说,“不同的人给他赋予不同的含义,然后各取所需。”

  在美国历史上,许多截然不同的新闻话题中,人们都能看到孔子的身影。有时候,他批评非法贩卖酒类的人们“小人喻于利”;有时候,他哀叹那些没有拿到养老金的南北战争老兵“未知生,焉知死”;有时候,他还会对增税法案表示不满,因为这样就做不到“近者说,远者来”。

  不过,大多数时候,大洋彼岸的人们仍然会给孔子足够的尊敬。《华盛顿邮报》1938年刊载的一篇文章,将孔子、摩西和林肯共同称为“历史上的和平缔造者”。“他们引导我们不断追寻和平、睿智和共同的福祉。”文中写道。

  甚至,孔子的形象还被镌刻在美国最高审判机构联邦最高法院的外墙上。在这座白色建筑东门上方的三角墙上,刻有3个石像,分别是颁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伦,以及穿着长袍、留着长须的孔子。

  联邦最高法院的官方介绍中说,他们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立法者”。

  我们第一次有机会看到美国人眼中的自己

  可以说,近300年来,除了中国世代流传的孔子理念,在大洋彼岸,始终存在着一个“美国的孔子”。

  大多数时候,这个权威、睿智的老人都会戴着帽子,说着穿凿附会的话,弯腰作揖地出现在广告里。舞蹈演出的海报上写着“子曰,女性想要跟上潮流,必须学习舞蹈”;公墓广告提醒人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连赌马的人都要借助他的名头:“子曰,黑狐狸将赢得比赛。”

  如同当下的中国人总喜欢引用外国哲人的“警句”一样,在许多毫无关联的话题中,美国人也总爱来上一句“子曰”。1940年,纽约哈莱姆地区的国会议员席位面临改选,白人、黑人群体都希望参选,双方在纽约街头举行了大规模游行示威。这时,黄皮肤的孔子却出现了。其中一条示威标语这样写着:“子曰,决不能让黑人在华盛顿的美国国会代表哈莱姆。”

  张涛发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之为知之”以及“名不正言不顺”,都是美国人经常引用的孔子语录。不过,最常见的一句,却是“百闻不如一见”。

  20世纪初期,新闻业就用这句话来说明插图的必要性。《华盛顿邮报》曾经夸赞自己的图片,有着“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照相馆用这句话鼓励人们“遵照孔子教诲”,享受照相之乐。好莱坞比弗利山的一家房地产开发商则用这句话作为广告词,来宣传自己刚刚修建的样板房。

  很少有美国人知道,这句被他们反复引用的“子曰”,出处并不是孔子《论语》,而是汉朝班固所写的《汉书》——足足比孔子晚了近600年。

  在与中国无关的话题里,孔子的形象有时会受到滑稽的解构。比如,在一则租车广告中,他依然保持自己清醒的头脑和严密的逻辑,只租车不买车,因为“我喝牛奶,不等于我就要饲养奶牛”。

  有时候,他还会被塑造成一个唠唠叨叨的老人。1940年代初期,“子曰”一度成为美国最热门的流行语,人们杜撰孔子的言论编成笑话,比如“子曰:华盛顿把树砍倒,是为了摘到樱桃”。还有人开玩笑地说,如果孔子的妻子因为忍受不了唠叨而想要离婚,自己一定“百分之百理解”。

  “美国社会对孔子的了解是模糊而肤浅的。”张涛说,“孔子只是一个简单易记、又容易引发联想的符号。”

  事实上,在美国交流的那段时间里,张涛从没听到朋友们跟自己聊孔子。大家更愿意讨论中国菜、功夫、姚明,还有人想跟他“切磋一下乒乓球”。只有偶尔与中国有关的新闻提醒他,孔子在美国媒体上是一个“太复杂的形象”。

  《孔子在美国》出版之后,由富兰克林创立的美国哲学会收藏了这本书,并且在写给张涛的邮件里称赞他的研究“富有价值”、“颇受欢迎”。

  不过,让张涛印象最深刻的评论来自国内。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一位学者告诉他,看了这些关于“美国孔子”的研究,自己有一种“第一次照镜子的感觉”:“我们第一次有机会,能清楚看到美国人眼中的自己。”(记者 付雁南)

【编辑:张尚初】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