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中国南海争端再起波澜 菲律宾邀外资勘探南海油气(2)

2012年06月01日 17: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黄岩岛之后

  截至5月29日《中国新闻周刊》发稿时,黄岩岛事件仍未结束,但黄岩岛海域“总体平静”。中国外交部在最近一次表态中则强调“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向来不存在争议”,而针对菲律宾方面近来在黄岩岛海域采取的一些挑衅性行动,中方加强了管控措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此前多次指出,希望菲方“言行一致”,发出“明确一致”的信息。菲律宾《世界日报》总主笔侯培水认为,菲律宾的内部政策有分歧,例如,总统和外长的口径就不大一致,“总统是想降温,外长还是很高调”。

  黄岩岛事件发生以来,菲外长德尔罗萨里奥一方面声称要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但另一方面又扬言要单方面把黄岩岛问题提交国际海洋法法庭处理,并频繁炒作美日等国对菲军援消息,散布“中国威胁论”。

  虽然德尔罗萨里奥外长本人及其主导的菲律宾外交部每次出来对中国横加指责时都不忘附带一句“与中方正保持对话,寻求和平解决的办法”,但实际上,自4月25日德尔罗萨里奥赴美参加“2+2”会谈后,菲律宾外交部对外所称的“对话”也只是双方互提“抗议”,并无实质内容。菲律宾外交部发言人赫尔南德斯也证实,自黄岩岛危机发生以来,菲律宾外交部已向中国发出了7个外交抗议。

  菲外交部最新一次抗议发生在5月21日,借口是“中国已有近百艘船只抵达黄岩岛海域,其中有渔船正在捕鱼和采集珊瑚”。而中方公布的情况则是,“中方大约有20余艘渔船在该海域作业。所谓近百艘船只,其中绝大部分系渔船上放下的单人作业舢板。”

  菲外长德尔罗萨里奥曾担任菲驻美大使,“亲美”色彩十分鲜明,菲律宾雅典耀大学政治系教授林智聪曾指出,“德尔罗萨里奥部长是美国在东盟的代言人,负责推销美国政策。”

  与外交部的高调相反,菲总统府已明显降低了调门,阿基诺总统似乎有意以实际行动修补菲中关系。多位消息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阿基诺近日分别召见菲华社最高领导团体——菲华商联总会(商总)永远名誉理事长陈永栽、商总理事长庄前进等人,以及菲华青年企业家协会人士。

  庄前进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这次会面是由阿基诺总统主动约见的,全程一个多小时。期间,阿基诺表示很重视菲中友谊,并就黄岩岛问题作出解释。“他表示不想破坏中菲友谊,希望大家坐下来好好谈,他也很在乎我们华人的感觉。他还说,我们商联总会假如有可能,在菲中之间进行沟通,找一个好的方法出来。”庄前进说。

  知情人士透露,菲华青年企业家协会代表在会见阿基诺总统时,特意向他呈交了一张1984年版的中国地图,黄岩岛明确标注在中国版图内;也有代表把有关南沙群岛历史的史实集成小册子,送给阿基诺作参考。

  5月26日,悬空一年多的菲律宾驻华大使一职终于有了新人选。菲总统府副发言人华尔特当天宣布,阿基诺总统已提名前驻华大使索尼娅·布雷迪女士再次出任驻华大使。此前,阿基诺刚刚任命了两位中国事务特使李永年和塞萨尔·萨拉梅亚,他们将负责为菲律宾吸引中国游客和中国企业投资。

  庄前进认为,任命两位中国事务特使,是阿基诺总统释放出的一种善意,说明菲律宾很希望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和旅游往来。

  虽然黄岩岛海域逐步恢复平静,但黄岩岛问题给菲中关系,特别是经贸、文化等领域的冲击犹在,“香蕉出口”“中国游客取消赴菲”都成为了菲律宾媒体关注的话题。庄前进透露,已有一些从事旅游业和农业的华商的生意受到影响。一些菲律宾进口商反映,从中国进货时,中国供应商担心两国发生冲突,改而要求付现款,先给钱才能出货。

  菲律宾资深媒体人华清撰文指出,在黄岩岛事件中,受损最大的是中菲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代价是沉重的,要完全修复并不容易。“在这次对峙中,双方民间平添了许多误解和怨恨,这是不值得也是不应该发生的。”

  菲律宾篮球协会日前高调宣布,决定邀请姚明的上海男篮6月底来菲进行友谊赛,以“缓解当前紧张的菲中关系”。但据《中国新闻周刊》多方了解,菲中双方年初的确曾经推动姚明访菲一事,但黄岩岛事件发生后,出访计划被搁置。有消息人士还证实,考虑到菲中两国间目前的紧张氛围,原先安排的“2012-2013中菲友好交流年”的多项活动也已推迟或取消。

  不少菲律宾人开始反思菲当局一味“挟美自重”的外交政策。雅典耀大学政治系教授林智聪认为,黄岩岛事件表明,“拥抱美国”和反华姿态都不符合菲律宾自身的最佳利益,政治领袖需要制定一套以菲律宾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的外交政策。

【编辑:张志刚】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