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青年报:节制使用“最美” 防范道德浮夸

2012年06月14日 07:3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从“最美教师”到“最美司机”,再到“最美孕妇”和“托举哥”,近来社会涌现出一批感人至深的好人。其实,我倒不觉得这些好人是突然间涌现的,而是在社会中一直默默地存在。我们的社会从不缺少美德,只是缺少发掘的眼睛,在一种集体发掘的氛围中,这些一直在我们身边、融于我们生活中的好人被挖掘出来,成为一股滋养公众情感的道德暖流。

  每涌现一个感人的英雄,舆论就喜欢冠之以“最美”,几乎每个职业都已经发掘出各自行业的“最美”了。毋庸置疑,这样称呼,虽然用多了会让人感觉话语贫乏和赞美套路化,却是公众发自内心的朴素赞美。这些道德典型,并不是自上而下塑造的,而是来自鲜活的草根、自下而上被发现、被传播、被赞美并成为楷模的。“最美”是网络用语,带着网络传播的特点(“最”的标签更容易广泛传播)和网络草根的情怀,这便是“最美”符号的源头。

  那些美好的行为令人感动促人奋进,不过,“最美”之类的符号用多了,就容易让人产生道德审美疲劳——物极必反,“最”字用多了,就让人没感觉了,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正如有人抱怨的,现在一看到“最美”,甭管事迹多么感人,首先就没有感觉了。当然了,更让人担心的是,这容易在社会上滋长一种道德浮夸风,大家沉浸于“最美”包围的氛围中,产生一种“道德完美”的幻觉,对现实产生不切实际的认知和判断。

  也许对那些英雄的壮举,我们实在找不出更好的词来形容我们受到的震撼和对他们的景仰,于是习惯性地选择了“最美”这个词。确实,无论是吴斌,还是张丽莉,他们的行为让人震撼,再高级的形容词、再高调的赞美都不为过。但这种千篇一律的、套路化的“最美”,已经沦为一个虽然很大却很空洞的符号,恰恰表达不出我们真正的赞美。真正的尊重和赞美,并不是使用这种千篇一律的符号,并不是使用华丽的辞藻,而是发自内心的朴素情怀。

  也许我们身边有很多一再超越我们想象的丑恶,也许我们对道德现状深深不满,想借助“最美”这样亮丽的字眼提振我们的道德信心,给自己传递一种“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乐观、阳光暗示。但不得不说的是,现实是无法用“最美”去掩饰的,信心也无法借助某个词语就能提振。中国社会的道德重建,需要有一点一滴去积累、去培养,而无法在高扬“最美”的道德浮夸中将道德理想国一日建成,无法在“最美”的动人幻想中实现高歌猛进的道德跃进。

  当然了,“最美”在语言学上也是不合适的。没有最美,只有更美,人类在至真、至善、至美的理想追求中,是没有止境的。对英雄之举,需要恰如其分地评价和赞美,而不是无节制地唱高调,过度高调显然就是“不着调”了。另外,“最美”的标签也不利于典型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冠以“最美”后就被捧上神坛,平凡的公众只能将其供着膜拜,而不会去学习和行动。

  我不相信没有比“最美”更合适的词去形容我们的道德典型,“最美”滥用,暴露出了网络语言使用的一种惰性:喜欢从众随大流,缺乏创新精神,热衷于追风赶潮。一个流行词、流行语风行后,不把它用滥、用臭、用到让人反感,是不会罢休的。很多词语,就是在这种过度消费、过度传播、过度阐释中被毁掉的。爱惜英雄,珍惜美好,就不要再毫无节制地使用“最美”这样的字眼了。(曹林)

【编辑:张尚初】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