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者:收录新词有社会责任考量

2012年07月18日 14:04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日前,商务印书馆历时7年修订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了大量新词酷语,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与热议。有人赞美其“潮味十足”“富有生活气息”,也有人质疑词典收录新词操之过急,不妨等待时髦词汇在时间长河中“大浪淘沙”。对此,新华社记者专访了负责主持第6版修订工作的中国辞书学会会长、语言学家江蓝生。

  新版《现汉》为何如此“包容”?

  记者:据媒体报道,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共收录3000多条新词语,可谓数量浩大。不少网友说,“点击”这些新词酷语,几乎可以对当下中国社会一窥全貌。除了网络热语,地方方言、外来洋词……许多以往难登汉语词典“大雅之堂”的词汇悉被收录。新版《现汉》为何如此“包容”,此次收录的标准是什么?

  江蓝生:一部词典,之所以需要修订,是因为语言发生了变化。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促使语言产生变异,而词典反映语言生活。因此过一段时期,根据语言的变化,我们也应及时对词典进行修订。

  这次修订本着“通用性”和“稳定性”原则,主要收录社会上使用面广、已经被主流媒体认可的、有资格进入全民词库的新词。对于那些局限在某一特定人群或场合中使用的词汇,暂时不收。其实,所谓收录3000多新词,真正只有1000多,其他的是根据词的平衡性才收录的。

  收录新词有“社会责任”的考量

  记者:收“宅男宅女”不收“剩男剩女”,收“嘚瑟”“糗”不收“神马”“有木有”……此次新版《现汉》大幅修订、大规模增删词条,引来网友、专家们的热烈讨论。有赞美,也有各种质疑。对此,您怎么看?

  江蓝生:有些新词虽然出现时间不长,但它们实用且鲜活,又合乎语法规范,能在词义和用法上填补汉语词汇的空缺,因此我们也收录了。例如被网友热议的“宅”字。最近我在翻报纸时看到,喜迎101岁生日的杨绛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询问起新版《现代汉语词典》的事,杨绛先生还非常幽默地说“我就是一个宅女”。你看,“宅”字在某种语境下,比“待”字有更特殊的词义色彩,且表现力强。因此,我们把它也收录了。

  实际上,除了上面两个原则外,还有引导规范和社会责任的考量。有网友问“为什么不收‘剩男剩女’?”这种争议是有道理的,因为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很多新词,无论褒义还是贬义,都应该收录。但作为编纂者,我还有一点担心。

  有些词一旦被收录,它们将堂而皇之地进入普通话,在使用中会产生不良的社会效果。特别是一些反映社会阴暗面的词,没必要过早收入,过早聚焦,随着社会开放度的提高,再收也不迟。

  “没有一部词典是无懈可击的”

  记者:新版《现汉》也得到了许多语言学家的关注,一些语言学家指出并非收录新词越多越“与时俱进”。当下中国正进入全民参与“造词造句”的语言狂欢阶段,许多潮词潮语可能是昙花一现。对此,词典编纂不妨保持比语言生活稍稍“慢几拍”的速度,让其经过大浪淘沙、积淀筛选的过程,否则反而会给人们的语言生活造成负担。

  江蓝生:读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是非常负责任的,我们在修订过程中也反复考虑这一问题。词典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不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因此,收词不能激进。

  人对社会上各种事物的认识也是一个过程,对语言语法的修订是随着认识的深入不断改进的。有些新词这次收录了,如果不被接受或欢迎,以后可以去掉;有些词这次没有,在使用中却表现出了其生命力,将来也可以在第7版中再补充进来。

  一本著作问世就是一个“靶子”,供大家来挑错、思考。世界上没有一部词典是无懈可击的,甚至连国外最好的词典也会存有疏漏。词典编纂是一项复杂而浩大的工程,没有人能做到滴水不漏。只有不断吸取大众的意见,才能使之越来越完善。我想以一个谦虚谨慎的态度,为下一次修订做好准备。

  城市广告语也应有社会责任感

  记者:近年来,一些城市为了加强旅游宣传,出现各种各样“雷人”、出位的城市广告语,利用语言的“语带双关”引发公众的暧昧联想,从而制造轰动效应。您作为一名语言学家,怎么看这个问题?

  江蓝生:这正是网络语言的缺陷。在一定的语境中,用谐音委婉地表达一定的意思,是一种高明的修饰;但如果滥用,就会给语言造成混乱。一些城市宣传广告语频频出位,策划者在设计过程中应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不能一味靠低级趣味来博取关注。(记者姜潇 王茜)

【编辑:张志刚】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