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北京暴雨中首都机场高速收费“一丝不苟”被批(图)(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8月02日 07:29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7月21日晚,丰台五里店南里小区16号楼地下室内被淹,3名人员被困。 实习生 王飞 摄
7月21日晚,丰台五里店南里小区16号楼地下室内被淹,3名人员被困。 实习生 王飞 摄

  成长的“小困惑”

  参加此次志愿活动,王莹遇到了小困惑。

  凌晨2时,敷完面膜,准备入睡的她,看到望京居民的活动。穿好衣服,带上手机和车钥匙,开车向机场驶去。

  她赶到机场时,望京的车队还没到,王莹决定自己寻找需要帮助的旅客。

  “我见人就问,需不需要帮忙,但都会被反问‘多少钱’‘能打票吗’‘给送到哪啊’。”

  面对旅客的疑虑,王莹只得一遍遍解释“我是志愿者,送您到家,免费的。”

  最终,一对40岁上下的夫妇上了王莹的车。一路上,王莹很少和两人对话,“生怕人家把我当成黑车司机,问得多了不好。”

  “公司里有水有零食有电视有电脑有WIFI有床有沙发!免费提供!住南城的明天潮退了我还能给送回去……有想来的私信我!正好跟我就个伴儿!”雨夜中,一家公司的CEO刘爽发出这条微博,还贴出公司的具体地点。

  起初鲜有人问,刘爽也不断转发自己的微博,“朋友们!真心提供避难所!没开玩笑!”

  他在微博里强调“不是炒作!我也不是坏人!困在附近的可以过来避难!都是北京人,就想做点儿自己能做的!”

  这一次,三万条转发给他带来了两名求助的受困者。

  多位网友在微博中称,“这是一个正能量爆发的雨夜,让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更加心心相依。”

  也有网友说,“不管是受人帮助的,还是帮助别人,大家都在这个雨夜得到了成长。”

  “借雨发财”那些人

  与王莹和刘爽的困惑不同,一些“借雨发财”的人则遭到谴责。

  据新华社报道,多位网友在微博中抱怨出租司机、酒店漫天要价,天灾面前看出人情冷暖。

  网民“信王军”说:“昨晚的北京,因一场暴雨引发了不少人大发天灾财,大家一起谴责三元桥某旅馆昨晚抬价到2160元一晚,就因为机场大巴只到三元桥。出租车从机场到城里400元。”

  “拦了好几辆车,无数闪烁着‘空车’的出租飞驰而过。那些大发暴雨财的出租车司机,从国贸到三元桥20元的打车费硬是要100元才走,还大言不惭地说多少年你才被这么黑一次,相当无语……”网友“马琳”说。

  据多位网民反映,在暴雨危机时刻,首都机场高速的收费站秩序井然。 “昨晚很多私家车主自发前往接旅客,但机场高速收费站雨水已经淹没半个轮胎,车辆大排长龙,停在那儿随时都有熄火的危险!可是他们仍在一丝不苟地收费!收费!”一位网友反映。

  不少网民指出,在凶猛无情的暴雨面前,北京的交通管理缺了点人情味儿。

  “一场暴雨,让人们看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北京:善良的人们自发参与救援,但机场高速的收费站仍然抓紧收费。城市建设的重大隐患非短期能弥补,但在软件管理上就不能人性化一点?”北京网民“韩志国”说。

  面对网友自发前往免费接送乘客的车辆,许多外地乘客感叹:在巨大的天灾面前,北京民众所展露的素质、品德与干劲彰显了人间关爱、城市精神和社会进步,令人钦佩。但另一方面,北京公共交通应急不力的“软肋”再次暴露,有市民质疑:机场的公共交通接近瘫痪后,却需要网民自发组织去疏散机场滞留乘客?

  昨日上午10时许,999的谢胜完成最后一个任务,换下一身湿湿塌塌的衣服和鞋子,一头躺在床上。

  天亮了,忙碌了整夜的人们可以安然睡去。但电闪雷鸣之后,有些人再也无法醒来。

  “让我们记住这场雨。”一名网友发帖说。

  “下午有大暴雨,把拖鞋给我送来。”7月21日上午11点,王先生接到电话,穿着上千元买的新鞋去上班的妻子,担心雨水泡坏了新鞋。

  望着混沌的天空,王先生电话里唠叨了一句“事儿真多”。他上网查了一下,北京市气象台上午9时30分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中午前后将开始出现降雨,强降水将主要集中在傍晚到夜间。

  下午5时30分,王先生从南三环的家里出来时,“雨点已经跟瓢泼的一样”。在北京生活多年,王先生习惯了一下大雨就堵车。这次他庆幸车跑在路上,虽然偶尔也能溅起高过车顶的水花,“还真没怎么堵车”。

  此时,北京交通部门发布的路况显示:二环内基本畅通;二环至三环间中度拥堵;三环至四环间基本畅通。

  18时30分,北京市气象台发布自2005年建立天气预警制度以来的第一个暴雨橙色预警,预计持续降雨将超过20小时。

  “哥们,方庄淹了,北京又成海了。”晚上7点30分,接上妻子的王先生收到朋友发来的短信。

  站在方庄餐饮街,等公交车的李先生眼见十字路口积水已接近膝盖。半个小时等不到公交车,李先生找附近的朋友借了辆自行车。骑行在蒲方路上,他看见数十辆公交车、私家车趴窝。

  蒲方路和方庄路交口地势相对较低,积水面积已达数百平方米,“都没过我腰了。”身高1.77米的李先生说。

【编辑:张志刚】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