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十八大报告独立篇章论述政改 细节勾勒未来步幅

2012年11月09日 11: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作报告。中新社发 廖攀 摄  

  中新社北京11月9日电 题:“细”观中国政改

  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张蔚然

  细节,微观而可望落实的中国政改细节,清晰地出现在中共十八大的政治报告中。近十年来中共有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论述,在报告中细化为七个方面的“重要任务”。

  “这说明在未来5到10年,政改将是中共侧重的一个重点内容”,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十八大报告提及政改的篇幅相对较长,“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是最大亮点。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则评价说,报告有关政改的论述“比较少见地”以独立篇幅展开,“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对应的政治体制改革将成为未来改革的重点”。

  十八大报告中,“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基调未变,“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内涵进一步明晰。

  竹立家分析称,报告中有关人大和政协等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改革方向已清晰可见,这说明中共对如何改进执政方式、领导方式有了更加细化、更具操作性的制度安排。

  正如中国“循序渐进”的政改路径从未脱离国情一样,从细处着手推进政改,亦反映出中共高层对改革进入“深水区”的现实判断。

  以调整党政关系为主要内容的行政体制改革,曾在上世纪80年代启动了中国政改的进程。如今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趋稳”,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企业正面临外需不振、内需乏力之困。

  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许耀桐认为,十八大报告对“服务型政府”的含义作了明确界定,“直指政府自身的改革”,“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使经济改革继续向前推进。

  汪玉凯还特别指出,政改的核心是推进民主,报告有关行政体制改革的路径并不局限在“政改”一章,“创新社会管理”和“党建”等篇章亦涵盖着改革细节。

  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如今已经完成,近十年,依法治国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许耀桐指出,十八大报告“前所未有地强调了法律的重要性”,对司法公正的论述“社会针对性很强”。

  加强对公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一直是中国政改的难点之一。在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民众利益诉求日趋多元的背景下,十八大报告作出“推进权力公开化、规范化”的详细部署,“这也让扩大民众有序参与成为‘推进人民民主’的最大特色”,竹立家说。

  报告中明确的政改“细节”,最终指向中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未来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能否推进实质性的政改将影响中国全面改革的成效。

  《人民日报》曾刊发署名“任仲平”的文章指出,“在市场经济体制极大激发中国社会的经济活力之后,以合理的顶层设计与完善的微观治理来保证公平和正义,从而获取更广泛也更深厚的政治信任,这是改革进入深水区后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更深刻的体认,也是中国可以对世界文明做出的更大贡献。”

  细节已勾勒出中国未来政改的“步幅”。“除了出台更细化的政改时间表、路线图,还要有相应机制保障政改得以推进,”许耀桐说,“(政改)有了好的部署,更需狠抓落实。”(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