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贾庆林在意大利演讲引用古罗马哲学家语句

2012年11月28日 16:5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当地时间27日在罗马出席中意工商晚宴并发表主旨演讲。演讲全文如下:

  在中意工商晚宴上的演讲

  (2012年11月27日,罗马)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协主席 贾庆林

  尊敬的普罗迪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来到素有“永恒之城”美誉的罗马,与中意经济界、企业界的朋友们见面。首先,我向为举办此次活动付出辛勤劳动的企业家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以来为推动中意经贸合作、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作出积极贡献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良好的祝愿!

  意大利是欧洲民族及文化的摇篮。兴起于公元前9世纪的古罗马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西方乃至世界文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公元14-15世纪,意大利成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伽利略等文化与科学巨匠对人类文化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中意同为文明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已将两个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700多年前,马可·波罗不远万里游历中国,并写出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为增进两国间的相互了解作出了卓越贡献。400多年前,利玛窦旅居中国近30年,成为将近代西方科技与艺术成就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正是这些伟大的先行者,促进了中意经济文化的深入交流,为两国人民架起了跨越时空的友谊之桥。

  1970年中意建交后,两国政治关系不断加强,经贸合作持续发展,人文交流日益活跃。特别是2004年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两国关系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经贸关系是中意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中意经贸关系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2011年,双边贸易额突破500亿美元,意大利成为中国在欧盟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意大利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第三大进口来源国。中意双方在投资领域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截至2012年9月,意对华投资项目累计达到4771个,实际投资金额突破56.8亿美元,意大利是中国在欧盟第五大直接投资来源国。与此同时,中国在意投资快速增长,目前已突破1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直接就业岗位2000多个。中意经贸关系的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女士们、先生们!

  前不久,我们成功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会议认真总结过去10年的奋斗历程,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对全面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部署。过去10年,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综合国力实现新飞跃,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序从第六位上升至第二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从4.4%提高到1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基础设施实现新发展,相继建成了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初步形成了横跨东西、纵贯南北的交通网络,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对外开放实现新跨越,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21.7%,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进出口总额和利用外资水平均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实现新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2%和8.1%,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经过10年的发展,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促进区域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面向未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女士们、先生们!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发展,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问题跌宕起伏,给世界经济复苏增加了不确定性,需要各国继续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我们注意到,两年来欧盟、欧洲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欧债危机的重大举措。欧盟峰会达成了“财政契约”,欧洲稳定机制(ESM)正式启动,欧洲央行推出“直接货币交易”计划、承诺无限量有条件购买欧元区主权国家国债,对欧洲银行业实行统一监管也已达成共识。这些对缓解欧债危机作用非常重大。我们相信,一个拥有雄厚经济基础和科技实力的欧洲,一定有能力、有智慧妥善应对欧债问题,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重要的资金、技术来源地,欧元是中国外汇储备多元化的重要依托。一个团结繁荣的欧洲对世界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中国作为欧盟值得信赖的朋友和合作伙伴,支持欧盟、欧洲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取的一揽子应对措施,并以实际行动为欧洲国家抵御危机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近几个月来,中方持续投资欧元区国家债券和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债券,并与欧洲稳定机制积极商谈合作事宜。我们愿与欧方一道,为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平稳增长作出不懈努力。

  女士们、先生们!

  中意两国经济互补性强,意大利在技术、工艺、设计、创新方面世界领先,中国在劳动力、资金、市场规模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国际金融危机不仅没有改变这种互补性,反而加深了两国经济的依存度。意大利高档时尚消费品、特色农产品、先进技术装备符合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也有助于丰富意大利国内消费市场,为意经济维持稳定提供帮助。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扩大经贸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危机不能掩盖合作潜力,距离无法阻隔合作热情。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够维护好中意经贸发展的良好态势。借此机会,我愿就新形势下深化两国经贸合作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积极推动双边贸易平衡发展。近年来,在中意双方共同努力下,意大利对华贸易逆差不断缩小,双边贸易发展趋向平衡。为巩固这一良好趋势,推动两国贸易持续健康发展,中方将进一步扩大进口意大利时尚产品、特色农产品、精密仪器等优势产品。欢迎意大利政府、商协会和企业踊跃参加在华举办的各类展会,推介意优势产品。同时,希望意方推动欧盟放宽对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慎用贸易救济措施,为实现双边贸易平衡发展而共同努力。

  第二,拓展双向投资的深度和广度。目前,中意双向投资的规模还相对较小,仍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希望意大利投资者更加关注中国中西部地区,抓住中国产业结构转移的有利时机,深挖内陆地区潜力,进一步向节能环保等可持续发展领域加大投资力度,拓展新的投资领域。同时,我们积极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来意大利投资兴业,通过参股、收购、融资、设立设计研发中心等方式,将双方的资金优势和技术创新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我们也希望意方为中国投资者提供签证、工作和居留许可、审批等方面的便利。

  第三,深化中小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意大利是“中小企业王国”。近年来,两国中小企业在纺织服装、轻工、机械、制鞋、家具等领域的合作发展迅速。面向未来,双方应进一步加强在清洁能源、创意设计、商品流通和服务外包等领域的合作,逐渐从单纯的贸易往来扩展至相互投资、共同研发等方面的合作。两国行业协会和贸易投资促进机构等中介组织应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搭建更有效便捷的交流平台,切实推动两国中小企业在技术、工艺、设计、品牌推广、营销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第四,重点开展基础设施领域合作。基础设施是中意双方共同确定的重点合作领域。中方鼓励企业参与意大利基础设施建设,这既能促进意实体经济的尽快恢复,也将为中国企业成长提供良好的机遇。中国工程建设企业可通过参与结构基金、项目债券,开展项目持股和联合承办等多种方式参与意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程。中国政府愿提供必要的支持。

  女士们、先生们!

  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卡说过:“幸福的时候需要忠诚的友谊,患难的时刻尤其需要。”中意企业家是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基石,又是互利共赢的伙伴。只要两国企业界的朋友们携手奋进、精诚合作、患难与共,就一定能够开创中意经贸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更好地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现在,我提议,

  为中意关系的发展,

  为在座朋友们身体健康、事业兴旺、阖家幸福,干杯!

【编辑:王永吉】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