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两会:小组发言常有辩论 常委到代表团不摆桌签

2013年03月06日 08:04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人大代表如何审议报告?

  政治局常委到代表团不摆桌签,代表审议不用事先提交发言稿

  昨天下午,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团开始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在历年全国两会上,都会出现一些“高见”,他们的声音至今余音绕梁。与往年不同,在今年两会上,记者再未听到诸如“高屋建瓴”、“立意高远”之类的表达。与此同时,两会之中,民众开始关注代表们是如何审议报告,他们的声音如何传递出去,又产生怎样的影响。

  小组会上 随时发表意见常有辩论

  昨天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下午,代表们开始审议,对报告提出意见。

  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规定,代表审议工作报告,有三种会议形式,大会全体会议、代表团全体会议、代表团小组会议。近些年来,没有再安排过大会发言。

  昨天下午,各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采用代表团全体会议的形式。会上各省区市党政一把手都在场,国务院组成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分赴各团,听取意见。

  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报告,是“一个说完一个说”,除了主要官员偶尔会打断提问,其他代表一般不会主动插话。

  审议之前,代表会准备好要发言内容。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勇超代表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他计划在审议时,就拓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渠道发言。4日,他就准备好了提纲。

  代表团全体会议第一次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各省区市的党政官员一般都要发言,而且还要“抢先”发言。在昨天的审议中,在广东团,省委书记胡春华第一个发言;在江西,省长鹿心社首先拿到机会。

  按以往情况,地方官员发言,一般先对全国的工作给予肯定,然后介绍本省区市的发展成绩。在提出意见时,会希望国家对本地区给予更多支持。有时,他们也会对一些涉及全国的问题发表意见。去年,某省省长就建议对改革进行顶层设计。

  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代表们发言话题很少有交集。江西代表团新闻官表示,在这样的场合,会考虑让更多不同行业的代表发言,体现代表性。

  从今天上午开始,人数较多的代表团将举行小组会。

  武汉大学教授秦前红有过人大任职经历。据他介绍,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安排6次代表团全体会议,8次代表团小组会议。小组会是自由发言,可以随时发表意见,容易产生辩论。

  常委到场 代表发言稿不用提前审

  在过去的一些审议现场,不乏“高屋建瓴”、“立意高远”之类的表达。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态?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陈忠林说,审议报告时,首先要对报告表示一个态度,同意不同意。如果同意,就要说同意的理由。

  今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提出15项措施,改进会风,倡导代表发言紧紧围绕会议议题,不讲空话套话,不作汇报工作性、一般表态性发言。

  在昨天审议时,记者在会场没有听到“立意高远”等表述。

  在每年的两会期间,中央政治局常委除了参加所在团的活动,还要到其他代表团听取意见。在这个场合发言,机会难得,有代表发言会有顾忌。

  陈忠林说,代表团会根据领导人的主管领域,安排熟悉相关问题的代表发言,通常,代表的发言稿要事先提交。

  陈忠林2006年曾在温家宝出席的团组会上发言。当时,“我了解其他代表是提交了发言稿的,但是我确实没有稿子”,因为“写成稿子以后念不顺畅”。但是他还是和团里交流了发言方向。

  “我当时提出教育经费在国家财政支出的盘子里越来越少。”陈忠林说,后来,汪洋说他这个问题提得好。

  陈忠林说,温家宝总理的表态让他很感动。“当时温家宝说,陈院长,你说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改过来。”

  记者在采访代表团会议时获悉,今年,中央领导参加团组活动将有新风:不摆鲜花和绿植,不摆桌签,不作一般表态性发言,每人发言不超10分钟,代表不用提前提交发言稿。

  代表声音 通过简报快报媒体落地

  在陈忠林看来,在全国两会上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并不容易。

  原因之一在于,报告本身已臻完美。武汉大学教授秦前红说,现在强调民主,政府工作报告在起草过程中,已广泛征求意见,很多对报告的意见,在会前已经“消化”。“在这种情况下,要找到问题,必须有一定的水平。”陈忠林说,除了有胆量之外,还要有技巧,换一种表达方式,不过,提出好建议真的挺难。

  陈忠林不赞成仅用是否吸引眼球来评断一个代表的履职水平。重要的是,是不是真正地抓住问题所在,提出有力的建议,并且用富有说服力的方式表达出来。

  代表发言的内容并没有一定的规则,有代表把自己的建议案内容,在会上读出来,让大家知道。

  按相关规定和惯例,代表的发言会被记录在案。大多数发言会被制成“简报”,印发各代表团。

  记者查阅近年来全国和地方人大会议“简报”发现,“简报”中对代表发言的记载大多并非“原汁原味”,而是选择要义,语言倾向书面语。

  秦前红在武汉人大开会时,曾问负责记录的工作人员,有些话为什么不记。秦说,工作人员记录没有明确的规则。后来,武汉人大想出办法,记录要给代表本人审阅。

  秦前红说,代表发言的法律性质不明确,有关部门不一定要给反馈意见。如果没有媒体在场,又没有被记录下来,有时候发言就成了“空气震荡”。

  为防止“简报成灾”,全国人大改进会风的15条规定要求,改进会议简报编写发送方式。

  代表的一些重要意见、尖锐意见和重要动态情况,还会被专人编辑成“快报”,向大会领导机构、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反映。一位在湖南代表团负责记录“快报”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工作人员说,“快报”的记录原则是,有则记,没有则不记,不要求每场会议都有。

  “一府两院”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也会到代表审议现场。陈忠林介绍,他们会记录代表发言,有的现场就能向代表解释,态度很好。(新京报记者 宋识径)

【编辑:肖媛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