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人大代表:解决公车私用问题的关键是公车改革

2013年03月18日 09:18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三公”经费一直是腐败问题的多发区,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蛇年春节前后,公款吃喝已得到明显遏制,但公车私用屡禁不止,全国党政机关已有284人因公务用车问题被处分。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岭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育彪代表对记者说:“要用治理‘舌尖上的腐败’的决心,治理‘车轮上的腐败’。”

  治理“车轮上的腐败”难度较大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披露,全国党政机关开展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以来,共清理出违规公务用车19.96万辆。实行公务用车编制管理,新核定编制比实有车辆压减9.11万辆。严格控制新购车辆审批,减少购置公车8.79万辆。纠正和查处违规违纪问题3727个,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84人。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委员一直对公车改革十分关注,他表示,现在的公车使用有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时间用来干公事,三分之一时间干领导及家属的私事,剩下三分之一时间为司机私用。

  春节期间,某地四名执法人员驾驶公车,在非执勤时间到远郊一家农庄用餐,被网民拍照并上传到网络上,之后当事人被停职检查。

  梳理近期“公车私用”事件不难发现,外部特征明显的军车、警车、执法车等公车容易被曝光,但数量更为庞大的公车与普通私家车别无二致,难以被公众识别。

  沈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长义代表认为,纠正和查处公车私用难度较大,原因是“公车私用”很难界定,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公车改革。

  张育彪代表说,自1994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至今,公车改革已走过近20年。多年来,中央三令五申治理公车私用,各地也进行了多种尝试,如取消专车实行货币补贴,引入GPS实时全程监控公车使用,以及全面公示公车能耗等,但是成效并不明显。

  新购公车,建议采用自主品牌

  2011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要求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发动机排气量不超过1.8升,价格不超过18万元,这被业界简称为“双18”政策。2012年2月,工信部再度出台《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400多款候选车型全为自主品牌产品)。

  宁波市副市长张明华委员提交的一份提案建议,从振兴民族工业、支持自主品牌、按照国际惯例办事的角度出发,中国应优先选用自主品牌作为公务用车。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常委陈建国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务用车采购不能超标,不应使用豪华车,应优先采购国产车和自主品牌。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委员表示,推动自主品牌汽车进入公务车采购目录,将会助推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业的发展。

  张明华委员指出,政府采购偏重于本国企业和自主品牌是国际惯例,美国、日本、加拿大、印度等国的公务用车都为本国的自主品牌。

  工信部出台的《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候选车型全部为自主品牌,在当时引起广泛关注。然而时至今日,依然没有下文。

  张明华委员认为,国家要尽快出台相关管理细则,领导干部要带头乘坐自主品牌公车。只要领导率先垂范,公务用车推广自主品牌就会燃起希望之光。同时,国产品牌汽车企业要加大研发力度,提升质量。

  公车“私奔”,要曝光更要车改

  浙江温州在实行公车市场化改革主要方案是“近程货币化补贴,远程市场化租车”,杜绝“补贴照领、公车照坐”。杭州车改的基本理念是“单轨制、货币化、市场化”,由地方牵头成立官方的公车租赁中心,统筹管理。杭州市有关部门对车改前后的财务开支进行比较后发现,两年节约公务交通费用总计3442万元。

  贾康委员表示,公车改革要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从自身国情、市情出发,制定一个相对合理的改革框架,分步推进。

  张育彪代表说,治理公车“私奔”,需要监督制度建设。更重要的是,要推进公车市场化改革,这是治本之道。应根据国内的实际,总结和推广温州、杭州等地公车改革的经验。

  随着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发展,群众监督渠道越来越多。如今,很多网民拿起手机“街拍公车,曝光腐败”,甚至在网络上专设了“公车私用曝光台”。

  张育彪代表说,治理公车顽疾需要曝光更要惩治。目前,公车私用违规成本太低,真正将监督落到实处,还须对公车私用加大问责力度,起到震慑作用。

  对于一些地方采取张贴公务用车标识的做法,北京市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刘红宇委员认为,公车标识容易被摘下,“公示”的方式不够彻底。她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对公车配备统一、易识别的专属牌照,让百姓一眼就能识别,使每一辆公车都运行在阳光下、监督下。(本报记者 郭丽君 温 源 甄 澄)

【编辑:燕磊】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