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多地今春旱情严重 调整种植结构发挥农技抗天灾

2013年05月08日 10:03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四川、湖北等今春遭旱省份,春播能够成功进入扫尾阶段,选用抗旱品种、设法播种、设法保苗等农业技术功不可没。同时根据干旱程度,当地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将水田改旱地,也是应对春旱的理想选择。

  对于西北、西南有些受旱农田,自然条件恶劣,不妨安排退耕还林。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退耕农户户均累计已拿到补助7000多元。退耕还林后,由于涵养水土、风沙减弱、农田改造,粮食单产反而得到显著提升。

  小小农技抗大旱

  “尽管旱情严重,农业技术还是有一些办法。”4月20日,刚从旱区回到北京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赵广才研究员对记者说。

  是什么办法呢?一、选用抗旱品种;二、设法播下去;三、设法保苗。赵广才研究员说,国家审定种子里面,抗旱品种较多,可因地制宜选用。玉米种子可用“保水剂”包衣。“保水剂”每亩成本约10元,可吸聚周边土壤中水分。如果是水稻,可采取旱育秧技术,集中育苗,能显著节省用水。如果是纯旱地,要镇压保墒,可坐水种,地膜覆盖。作物生长期间,可喷黄腐酸制剂,抑制叶面蒸发。另外,施用磷酸二氢钾,可防干热风。旱地无论是否有杂草,都要中耕,及时切断土壤毛细管,避免土壤水分过度蒸发。

  今春遭旱省份里,四川属重灾区。全省116个县遭灾,作物受旱284万亩。不过,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牟锦毅告诉记者,截至4月17日,已栽水稻410.7万亩、玉米1310万亩,进度快于去年同期。

  “我们引导农民在播玉米时,采取覆膜技术,防止水分蒸发。”攀枝花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农艺师王建芳说。在四川春旱灾区中,攀枝花市旱情最重,连续170多天无有效降雨。

  大旱之年,四川春播成功进入扫尾阶段,农业技术功不可没。

  调整结构战天灾

  适时调整种植结构,是应对春旱的理想选择。

  前些天,四川宜宾市翠屏区洋坪村的邓永华,在自家水稻田里种上了玉米。牟锦毅告诉记者,四川今年地膜玉米面积可达1400万亩,比去年增加200万亩。据记者了解,水田改旱地,是南方旱区普遍采取的种植结构调整模式。今春旱情严重的湖北荆门掇刀区,也将5400亩水田种上了玉米。

  种不了粮,改种果树也不错。“现在,我家60%的芒果树进入盛产期,每年每亩纯收入七八千元,是种粮效益的三四倍。政府提供先进技术、优质品种,帮建基础设施,真是太好了!”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乡新街村农民杨学斌说。由于当地连续多年大旱,水稻种不了,37岁的杨学斌6年前响应政府号召,将自家40亩坡地,全部种了芒果。政府补贴60%,帮杨学斌建了3座蓄水池,每座容积200立方米。令他高兴的是,最近政府又启动了滴灌工程,正在坡上铺管道。“现在浇一亩芒果树,要400立方米水。听说用上滴灌后,只要80立方米水。以后就不怕干旱了!”杨学斌说。

  “只要播下了种子,就播下了希望。”赵广才研究员说。

  退耕还林效益好

  西北、西南有些受旱农田,自然条件恶劣,原本不宜耕种。据记者从国家林业局了解,经过14年的努力,目前,我国陡坡耕地和严重沙化地已退耕1.39亿亩,但尚有8000万亩仍在耕作。

  为何8000万亩陡坡地和严重沙化地仍在耕作?是退耕会影响粮食生产吗?不是。退耕还林后,由于涵养水土、风沙减弱、农田改造,粮食单产显著提升。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100个样本县中,粮食产量和播种面积双增长,均超过退耕之前。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之所以尚有不少陡坡耕地和严重沙化地未退耕,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财力问题。按退耕还林政策,国家在一定期限内,向退耕还林者补贴适当的粮食、种苗造林费和生活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央已累计投入1961亿元,后续还将投入2404亿元。加上地方配套资金,工程投资总额将达5119亿元。全国退耕农户户均累计已拿到补助7000多元。

  14年前,每斤玉米只卖一两角钱,如今国家保护价超过1元。由于粮食价格高位平稳,少数退耕农民总收益不及种粮农民,一些已退耕的林地存在复耕压力。

  不过,也有农民表示,还是退耕划算。“退耕还林好。陡坡地天晴就旱,下雨就淌泥,种得辛苦,收的很少。”志丹县张渠乡农民张大伟说。志丹县地处陕北沟壑区,除降水偏少外,其余气候条件均达到苹果优生区指标。前些年实行退耕还林,降雨量明显增加。目前,山地苹果面积达16.52万亩,年产值达3000万元。苹果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张大伟在坡地上种了14亩苹果树,年收入10余万元。这说明,只要经营得法,种树会比种粮更合适。

  对那些自然条件欠佳、频频遭遇旱灾、耕种困难的农田,不妨安排退耕还林。记者获悉,就在西北抗旱保苗之际,新一轮退耕还林正在大西北的陕西延安全面铺开——延安市政府日前宣布,4年内,将完成剩余224万亩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封山禁牧。这是一个好消息。 记者 黄俊毅

【编辑:王安宁】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