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进入“陌生人时代” 冷漠氛围造就信任危机

2013年05月21日 10:47 来源:西部网 参与互动(0)

  如今在我们居住的现代都市,钢筋丛林。一扇门、一堵墙、一幢楼,就像一道道鸿沟,隔断了毗邻而居的欢乐,也割裂了“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楼道里狭路相逢,别说问候,淡淡一笑也成奢望。

  幼儿园里教育孩子:“不吃陌生人的糖果”、“不给陌生人开门”;在家中叮嘱老人:“陌生的电话号码不接”、“买东西不听陌生人的推荐”;银行门口摆放着提示牌:“不给陌生账户打款”;社区警务站贴着海报:“陌生人搭讪轻易别理睬”……

  专家认为,陌生人社会是现代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与传统社会的“熟人社会”概念相对。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增加了社会运行的成本,也让人的情绪变得负面。一方面对陌生人处处提防,另一方面抱怨“人性冷漠”;一方面指责他人“麻木不仁”,另一方面又提醒亲人朋友遇事少“出头”。

  “随着时代的发展,邻里关系已经发生变化。”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石英说,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邻里关系疏远陌生已经是普遍现象,农村是“熟人社会”,城市是“陌生人”社会,目前城市中邻里关系的现状也是城市扩张中的必然现象。陕西省社科院社会研究所所长江波说,要改变这种关系,就要求业主首先要将邻居当成朋友,相互信任才是邻里间交往的感情基础,更多时候,无论是谁,都应该鼓起勇气迈出第一步,主动加深彼此了解。

  陌生人时代的生命悲剧

  邻里关系的陌生,以致冷漠,不但有损于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淡化了邻里之情,也造成了不应发生的悲剧。

  据去年4月19日媒体报道:60多岁的郭大爷死了,被人发现时,他斜靠在卧室的床头,50平方米的房子,一片凌乱。4月17日上午,郭大爷所在的社区工作人员上门进行低保户复审,打电话没人接,便找到了小区管理办,两保安敲门,老半天没人吱声。

  下午5点,巡逻的保安无意中发现,老人家中的灯亮着。“难道家里有人了?”保安敲门,还是没人吱声。考虑到老人是一个人住,保安将情况向管理办反映,管理办报警。5点半,席王派出所民警将门撬开。

  “房子里很乱,一看就是很久没收拾。”小区管理办负责人当时在现场,看到老人没了呼吸,民警叫来了120,防盗门上贴了封条。120医护人员从尸体判断,死亡时间约在一星期前。7点半,管理办打电话,叫来了郭大爷的儿子。

  “小区里住的空巢老人较多。”小区负责人正在起草一份“温馨提示”,要求业主们即日起尽快将家庭资料和联系电话上交管理办。“小区是廉租房,刚刚建成,业主们都是从各个地方搬来的,会尽快登记。”

  无独有偶,2012年7月,居住在西安城内某家属院的居民,通过楼道空中飘的异味,怀疑一位独居老人已经死亡。后经单位证实,这个怀疑所疑不虚。一位在邻居眼中“个子高,精神,帅气得很”的67岁的老人,就这么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离开尘世。

  这样的事情,让人感受到丝丝心酸,如果邻里之间相互走动多点关心多点帮助,就不会出现死亡的盲区,也不会有类似悲剧的发生。

  冷漠氛围造就信任危机

  “我特别怀念小时候的邻里关系,那时是真正的‘远亲不如近邻’,邻里间彼此关系好,和睦得像一家人,谁家做了好吃的都要给别人家送点儿。按说那时谁家经济条件都不宽裕,粮食要凭票供应。可街坊邻居们互相帮助扶持,情同手足。”西安73岁的蒋女士感慨万千,她说“现在生活宽裕了,住上了高楼、住进了大房子,怎么反而体会不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了?”

  今年50岁的杨先生从小居住在城中村,一条巷子里住了几十家人,虽然有点拥挤,但永远都是热热闹闹的。每家每户都对彼此非常熟悉,知根知底,生活好像没有秘密。孩子们也大大小小的打成一片,走到哪儿都是成群结队。

  “如今,城中村改造,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居早已经各自搬离,在城市的不同地方安家,但是小时候的感情基础还是很牢固的,当年的发小都已经成家立业步入壮年,现在仍保持联系,打牌钓鱼喝酒聊天,感觉就像亲人一样。”杨先生不无得意地说道。

  家住西安南郊的李先生说,“记得小的时候,我们住的是平房。邻里谁家有什么事,大家都来帮忙。谁家里煮了什么好吃的,全胡同里的人不但都闻到了香也吃到了味。春天里,在蒙蒙细雨的早晨里边刷牙边说声好;夏天里,一起坐在胡同里数星星拉家常;秋天里,孩子们一起在秋高气爽的上午跳着绳;冬天里,孩子们一起在懒洋洋的午后晒太阳做游戏。可这一切却都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渐渐被人淡忘了,到底是高楼大厦挡住了大家的亲密相处,还是快速度的生活节奏让人疲惫无奈?”

  “新建小区冷漠的氛围,造成所有人都不愿敞开家门。”市民赵女士说,刚住进新小区时,第一次和对门邻居在楼梯上碰面时,自己也曾尝试和对方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两句话没说完,邻居就“有事”转身走了。从那以后,她和邻里的交往也“冷淡”起来。赵女士认为,住在一起的小区居民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工作环境和生活圈子,大家很难找到共同语言和共鸣是造成邻里关系冷漠的重要原因。

  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石英说:“随着时代的发展,邻里关系已经发生变化。”他坦言,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邻里关系疏远陌生已经是普遍现象,农村是“熟人社会”,城市是“陌生人”社会,目前城市中邻里关系的现状也是城市扩张中的必然现象。

  传统邻里关系渐行渐远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即便是邻里之间,也已成为熟悉的陌生人,偶尔遇见时,连一句温馨的问候语都难得出口,显得异常吝啬。“远亲不如近邻”,似乎已渐渐离我们远去。

  记者采访时,很多市民承认,他们叫不出邻居的名字。虽然如此,还是有许多市民表示对和谐的邻里关系的期盼,尤其是老年人,期盼心理更加强烈。他们说“也许年轻人不觉得什么,但我们这些老年人,空闲时间多了,平时就想和邻居们拉拉家常,有时候出远门了,还想让邻居帮忙照看个门,我们希望能够有一个好的平台改变邻里关系”。

  据《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4509人中,40.6%的人不熟悉自己的邻居,其中12.7%的人“根本不认识”自己的邻居。调查中,34.8%的人表示跟邻居“没有相处活动”,80.9%的人感觉与10年前相比,当下的邻里关系越来越冷漠了。2012年9月,本报和三秦网发起了一项问卷调查,询问大家对当前邻里关系的看法。在本次调查中的重要指标“邻居的交往程度”上,在回收的100份调查问卷中,邻里间“不太过问”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5.1%,“一无所知”的占总人数的30%,相互“非常了解”与“比较清楚”的比例分别为5.9%和29%。也就是说,超过六成的西安居民对自己的邻居并不熟悉,只有不到四成的西安市民熟悉邻居。而互相串门的市民,以老人和孩子居多。有相当比例的市民并不是不擅长邻里间的交往,而是希望与邻居保持一定的距离感。

  对于“遇到突发情况,你会向邻居求助吗”这一问题,75%的网友选择

  “不会”,仅有少数人认为如果向邻居求助,应该会得到帮助。但大多数人都不太愿意第一时间向邻居求助。

  拿什么找回你,我的邻居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表示,邻里关系发生变化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及住房体制改革密切相关。“最近的二三十年是中国城市化的高峰期,城市的范围大大扩张,许多郊区、农村变为了城市,人口流动性也大为增强。城市社区的扩张形成了匿名性社会,这与传统的单位宿舍、四合院、乡村不同,邻里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确实疏远了。”李强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的住房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城市居民住房由公有制向私有化、市场化转变,单位制开始解体,很多城市社区重新构建。”

  陕西省社科院社会研究所所长江波分析说,传统小区居民的稳定性很强,邻里间的身份是公开的,由于生活节奏比较慢,彼此关系就显得简单;现在商业小区呈现出流动性的特点,生活节奏加快,居民的关系网复杂了,人们更强调独立性和自主性,他们的参与性还裹上了警惕的外衣。

  “其实每一位业主都有使邻里关系和谐的愿望。”江波说,要改变这种关系,就要求业主首先要将邻居当成朋友,相互信任才是邻里间交往的感情基础。其次应该尊重邻里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这样可以使大家和平相处。更多的时候,无论是谁,都应该鼓起勇气迈出第一步,主动去加深彼此的了解。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王颖介绍说,我国自古就很重视邻里关系,由邻居组成的社区是最基层的管理组织,如西汉时期的“乡里制”、唐朝的“坊里制”、清末的“保甲制”、新中国成立后的“街居制”等。而现在,“现代城市住房的布局设计,在空间上阻隔了人们的密切交往。加上单元房功能齐全,电话、电视、电脑等媒体的普及,使现代休闲方式多样化,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达到交流的目的,这些都减少了邻里互动。”

  邻里关系,从知根知底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到关上门的冷漠,再到如今又重新的被提及,整个发展伴随着的是城市建设的变迁以及人们心灵的距离的远近。在城市森林之中,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那堵墙,其实并不坚固,有时一个浅浅的微笑,一声淡淡的问候就能打破僵局。所以,不要吝啬微笑,不要放弃感情的表达,对自己身边的邻居主动投以问候,真情相待,或许你就会发现,邻里关系并非你想象的那么冷漠,那么陌生。三秦都市报

【编辑:王浩成】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