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甘肃榆中县村干部吃低保 监管力度不够成短板

2013年06月13日 14:05 来源:中国甘肃网 参与互动(0)

  6月8日,本报刊发了榆中县两村干部吃低保而真正的贫困家庭无法享受低保的消息,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记者调查发现,一直以来,拉不下情面,怕得罪人,无人敢说公道话,缺乏第三方监督成为现实中农村低保运行的“短板”。农村低保现实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落实和健全农村低保监督与运营机制,仍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农村低保发放问题不少

  在榆中县清水驿乡柳树湾村,低保发放问题一直是村民关注和争议的焦点。日前记者采访该村村民罗平家的情况时,发现该村享受低保的部分家庭都比他家经济状况好,且有两名村干部也“带头”连年享受低保。

  记者从柳树湾村支书提供的2013年第二季度低保家庭花名册中看到,最早享受低保家庭审批时间都是2007年1月份,最迟的则为2010年。截至2013年,很多家庭已经享受低保长达7年,但家庭经济窘境似乎仍无改观。值得注意的是,柳树湾村共有7个社,其中两名社长从2007年就被批准享受低保。而罗平一家则是从2010年前后陷入贫困的。尽管一再说明情况和申请,但几年来,罗平一家仍未被纳入低保。

  真正的困难户享受不到低保,此类问题其实在各地农村都有。早在2011年11月,榆中县小康营乡徐家峡村12社的柳德元一家意外获知,村支书张某居然“代领”了他家5年的低保金8040元,最后经过媒体曝光后予以退还。

  事实上,该享受低保的家庭却领不到低保,人情保、关系保等问题在一些偏远农村仍然存在。今年2月份,中国社科院发布社会保障绿皮书称:在安徽、福建等5省市调查显示,受调查的低保家庭,六成不是贫困家庭,有近八成的贫困户没有享受低保救助。

  “取消谁家的都不好”

  “等有名额了再说,取消了谁家的都不好。”“去一户换一户,要是给你家报,就得取了别人家的,究竟取谁家的好呢?都不好弄!”现实中,这样的话成为乡村干部搪塞后来申报低保者的借口,致使真正需要享受低保的家庭无法得到低保,而很多正在享受低保的人一直“当仁不让”。

  “由于农村大多数家庭都沾亲带故,因此,拉不下面子,担心得罪人,无人敢说真话等等,成为农村低保运行中的短板。”一名长期关注农村问题的民政工作人员分析。此外,农村低保名额有限,无法实行彻底的动态操作,也是现实管理中的一大瓶颈。

  “国家政策要求应保尽保,名额都是省上下发到市上,按照所处地区人口比例、经济状况衡量,最后落实到乡村。低保每年复核两次,实行动态管理,会将不符合条件的取消。”榆中县清水驿乡主管民政工作的赵祥垒主任说。“政策是好,但事实上,由于名额有限,加之取消为难,让一些后来申报的困难家庭陷入尴尬。”榆中县一乡镇主管民政工作的干部感叹,“事实上,农村低保问题主要还是村支书说了算,但社长推荐也起了很大作用,都不愿意得罪人,因此对长期吃低保的人一直没人提出异议,后来的困难户因为没有名额而无法享受低保。”

  监管力度不够成短板

  “对低保的评审,我们村上成立了21人评议小组。”柳树湾村村支书金维玉说。那么,为何有21人的评议小组以及层层的审核制度,却依旧查不出村干部吃低保的违规问题呢?一位不愿具名的当地村干部认为,很多农村的所谓低保评议都是有名无实,除了怕得罪人外,更重要的是缺乏有效的第三方监督机制,所谓的公示很多老百姓根本看不到。“即便发现或者有异议又能如何?”这名村干部反问记者。榆中县上花乡干部魏晋学介绍,上花乡低保公示除了在乡上和村委会张榜公示外,还会在网上公布。然而,记者了解到,很多村民一年也不去村委会和乡政府一次,很多人更不会上网。因此,对部分村民而言,这种公示也是徒劳。

  虽然有层层严格的申报、复核程序,但事实上,操作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除了国家硬性规定,在农村,除去鳏寡孤独残疾者等特殊情况的家庭被纳入低保外,其他很多农村家庭经济状况都不相上下,剩下的低保名额自然就成为人情保和关系保了。“衡量标准成为一大问题,现实操作起来更是很不公平。”榆中县一名不愿具名的村干部对记者说。

  很多受访者认为,由于农民收入日趋多元化,其中农产品自给部分、务工收入和转移性收入都具有很大隐蔽性,因此,农民的家庭收入难以准确统计,核实家庭收入在农村要比城市复杂得多,事实上无法做到“准确”二字。还有人提出,一些人采用“人户分离”办法,单独由父母申请低保,把子女应承担的义务推向政府,这种情况没有舆论谴责和制度约束。

  “归根结底是体制的问题。”长期致力于农村问题研究的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窦学成认为,但凡通过村干部的选择性操作,存在问题是很难避免的。国家政策非常好,但乡村管理治理结构断裂是根本原因,这种问题应该从内部体制去解决,像低保发放这类问题,仅仅依靠监管是不够的。

  期待“阳光听证”下乡

  记者调查发现,现实中,很多农民即便生活再困难,但由于缺乏正常的诉求渠道,无法享受到低保政策。

  兰州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一名负责人坦言,城乡低保都实行民主评议制度,且层层审查,但提标扩面后,偏远农村亦不排除有个别困难户享受不到低保的情况。“一个乡只有一个民政助理员,后来又增加了包村干部,帮助审核调查,但很多情况下还是鞭长莫及。”这位负责人表示,在个别偏远农村,随着救助体系的逐步完善,不合理情况在消减。

  据介绍,从今年4月份开始,农村低保审核权力直接到乡政府,村上只做协助工作。另外还将实行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居)干部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人情保”、“关系保”等问题。

  有人建议学习借鉴城市的“低保听证”制度,通过申请户陈述、现场投票等环节,确定低保对象。让低保在阳光下运行。(兰州晨报 记者 张学江)

【编辑:燕磊】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