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太空授课为何上午10点开讲 因通信效果最好

2013年06月21日 07:56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太空授课为何上午10点开讲因通信效果最好

  太空授课背后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一场生动活泼的太空授课背后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昨日,记者采访备课组专家、“地面课堂”的两位物理老师,探究隐藏在太空授课中的奥秘。”

  疑问一:开课为何精确到10点?

  太空授课备课组组长邸乃庸介绍,选择这个时间段出于天地信息传输效果的考虑,最保险。在这段时间,航天器距离地面站最近,地面测控站可以和太空舱里的航天员直接联络,比通过卫星联系的效果好。这一时间天地通信效果最好,画面和声音都很清晰。

  疑问二:课堂最担心哪个环节?

  邸乃庸说,专家组原本比较担心摄像,因为手持摄像机在地面拍摄画面都不容易,何况是在失重情况下的太空。“这次授课,摄像承担了很大的责任,航天员张晓光拍得非常好,画面非常清晰,一点抖动都没有,地面看到的效果很好。”

  疑问三:教具有何特别之处?

  邸乃庸透露,航天员演示的实验教具,都不能带磁性,以免影响其他设备工作,此外还要绝对保证航天员安全,比如制作水球的液体用的就是航天员喝的水。带上太空的教具,很多和平时实验课上的一样,比如陀螺,只是外面单独加了框,便于转动时操作。考虑到神舟十号发射时,震动环境恶劣,容易损坏的教具会多带一两个作为备用。

  太空授课教案组金声老师介绍,往太空带的物品精确到每一克。为了进行太空教学,带上天宫一号的教具总重量是2.9公斤。

  疑问四:太空授课何时开始备课?

  金声老师介绍说,太空授课计划其实在一年前就在筹备了,原本想在神舟九号时进行,但神九升空时间较短,还要完成对接任务,所以太空授课计划最终在神十实现。从去年9月开始,太空授课教案组就开始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确定实验计划。昨天在天宫一号中呈现的几个实验,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精挑细选的。

  疑问五:为何选做这五个实验?

  在太空里,到底给同学们讲什么课效果最好?邸乃庸说,备课组的专家们对这个问题经过一番研讨,前期通过收集孩子们的问题,最终敲定了在太空里演示起来比较简单、效果又非常明显的五个实验。实验的选择主要考虑到科普性、可视性、教育性和可实施性四个方面。最终确定演示失重环境中的力学原理和液体表面张力。

  疑问六:航天员如何备课?

  在人大附中“地面课堂”上的两位物理老师之一、101中学的史艺老师介绍了太空授课的筹备过程。史艺说,春节前接到任务后,和航天员在一起有过一段工作经历。“第一天见到航天员,我心里很激动,也很紧张,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航天员很随和、谦和,后来我们成了朋友。”

  史艺说,一起工作时会向航天员介绍中小学生物理知识的储备情况,介绍失重超重、万有引力这些知识点是在什么阶段出现的,也会介绍自己是怎么授课的,还会做一些小实验,航天员听时也很留意。

  文/记者 赵媛媛

  从音频对话到视频授课

  航天员未来怎样“天地对话”?

  神舟五号:首次实现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杨利伟与妻子、儿子进行了天地音频对话,并在太空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

  神舟六号:两名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与国家主席胡锦涛进行了天地音频对话。但聂海胜在天上过生日时,能听到女儿唱给他的生日歌,却看不到女儿的样子。

  神舟七号:3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分别与家人进行了“私密对话”。这次通话没有公开,据报道,通话室里不时传出笑声。但是,翟志刚成功出舱时,仍无法看到飞控大厅中庆祝的场面。

  神舟九号:3名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首次与地面成功进行了双向视频可视通话,地面首次可以向太空发送图像。天地之间还首次互发了电子邮件。

  神舟十号:依靠三颗中继卫星构成中国太空数据“中转站”,“神十”任务测控通信的覆盖率得以提升,成功进行了天地之间双向实时的太空授课,以及天地之间的视频提问与回答,公众也得以看到更稳定、更清晰的实时直播画面。

  接下来,中国航天是否会继续太空授课?天地交流的方式和能力会有怎样的变化和提升?让我们拭目以待。文/本报记者 雷嘉

  寄语

  飞天梦永不失重

  科学梦张力无限

  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远离地面300多千米的天宫一号为全国青少年带来神奇的太空一课后,又为同学们送来了寄语——

  聂海胜:“愿同学们刻苦学习,增长知识,为‘中国梦’添彩!”

  张晓光:“深邃太空,奥秘无穷,探索无止境,让我们共同努力!”

  王亚平:“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据新华社

【编辑:何敏】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