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称“房事腐败”频发露出制度和法律反腐之羞

2013年07月05日 10:33 来源:天山网 参与互动(0)

  中共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持续掀起反腐风暴,一批问题官员纷纷落马。盘点反腐疾风中打落的“老虎苍蝇”,“房”事腐败格外引人注目。从“房叔”到“房姐”,从“房妹”到“房媳”,这些因“房”被查的贪腐案件,其社会影响的恶劣程度丝毫不逊于高官落马,严重挑战公众的容忍底线。(7月4日新华网)

  印象中,“房”事腐败进入公众的视野已有时日。这些年来,被查贪官都有一个共性,他们除了大肆收受现金财物外,还拥有大批房产。如,北京市海淀区原副区长许树迎收受他人价值人民币约630万元住宅5套,重庆市原司法局长文强拥有16套房产,原上海浦东新区副区长康慧军24套,重庆市交警队长陈洪刚26套,原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处处长陶建国29套……

  但今年以来,“房事腐败”更是高频亮相。陕西省神木县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龚爱爱因在北京有20多套房产(后查实为41处),被称为“房姐”;广东省陆丰市公安局原党委委员赵海滨及其亲属被曝拥有100多套房产,被称“陆丰房爷”;黑龙江牡丹江西安区反贪局政委张秀亭被曝有17套房产,被称“东北房哥”;山西张彦家族在北京等地有十余处房产,被称“房媳”……

  在吾等平民百姓为房价高企愁眉不展、省吃俭用当“房奴”之时,这么多的“房叔”、“房婶”、“房姐”、“房妹”、“房哥”等“房氏家族”轮番出场,一次又一次撩拨着公众敏感的神经。事实上,媒体披露和网友举报出来的“房多多”,仅是冰山一角。在这个充满神秘的房市世界里,究竟还有多少涉“房”官员没有浮出水面,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是“相关部门”不知。

  有一个细节值得玩味:近年来落马的大官小员,几乎多与“房事腐败”有染;但凡被网友举报的各类“房X”,只是是官场中人,必会进入贪官的队伍。这表明,名为“房腐”,实则是“权腐”。权力缺少有效的制约和监督的手段,就必定会成为某些官员用来“肥私”的道具。因为权力,官们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因为权力,有求者便会投其所“好”,以房相“赠”或半买半送……

  可见,“房事腐败”频现,不仅埋葬了许多平民百姓的安居梦想,也露出了权力寻租之羞,严重挑战公众的容忍底线。虽然网络上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房事腐败”痛恨有加,喊“打”之声一片,但我们的制度和法律却没有与时俱进,成为遏止“房事腐败”的利器。眼下,国内官员住房基础数据还是一个哥德巴赫猜想式谜题,依靠灰色收入购买住房、投机楼市依然遁形于重重阻力和重重保护当中。

  反腐,不能对“房事”视而不见。当务之急,不仅要对网民的相关举报重视有加,顺藤摸瓜,深挖户籍管理、财产收入等外围违法犯罪行为并进行严厉惩处,同时要顺应民众的呼声与期盼,修补制度与法律反腐的漏洞。而推行并真正实行阳光法案,让官员的家庭财产公开、透明,是国内外公认的遏制“房事”腐败利器。只有让官员财产申报和公开制度尽快走上前台,“房事”腐败才会少之又少。

  作 者:高福生

【编辑:王珊珊】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