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东莞制造:内外兼修路犹漫漫 短板效应如何消除

2013年07月19日 08:4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东莞制造”要向“东莞创造”转变,寻找内生动力形成良性循环。资料图片

    30多年前,一场风起南方的改革开放,让东莞这个彼时的农业县成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城市,从此迅速卷入世界产业转移浪潮的国际分工之中。

    紧接着,东莞仅用了20多年的时间便完成了西方国家用了100多年、亚洲新兴国家用了40多年才完成的工业化进程,创造出与“苏州模式”、“温州模式”并驾齐驱的“东莞模式”。

    2008年前,在外部市场旺盛需求的支撑下,以外贸出口为导向的“东莞模式”一路顺风顺水,区域经济长期保持两位数的增速。随后而至的国际金融危机像是一盆冷水,使东莞经济增速急降至5.3%(2009年)的历史冰点,也让东莞重新反思单一经济模式带来的发展瓶颈和弊端。

    于是乎,加工贸易企业在守住外销优势的同时,开始借助内需回升的东风试水内销市场,并在政府引导下积极走出去开拓国际新兴市场,试图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坚持两条腿走路。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上也不再只关注于外资企业,开始发力引进优质的内资资本,试图在内与外的有机结合中增强区域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再铸昔日的经济奇迹。

    然而,与以往推崇“敢为天下先”、“杀出一条血路”不同的是,今日的东莞,要成功克服内与外存在的“跛脚”结构带来的短板效应,除了仍旧需要当年的豪迈激情和动力之外,更加考验的是执政者与企业家们对现在有限资源和局限性结构综合整合利用的谋略与智慧。

    1

    “跛脚”经济:内外销市场怎样平衡?

    要补齐内外销市场两条腿长短不一的“跛脚”短板,短期内恐难以实现,这是转型阵痛必经的过程。

    7月15日,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发布外贸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6月,广东省外贸进、出口继续呈降势,进出口总值4897.58亿元人民币(折合788.6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下降4.5%。海关部门分析,受当前外需低迷,国内工业生产放缓、出口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省下半年的外贸形势不容乐观。

    最近数年,随着以欧美为主的外需市场持续低迷,“内销”一词开始频繁挂在一些加工贸易企业主的嘴边。在东莞,即便是一些国际金融危机中未受冲击的企业,也开始未雨绸缪。

    坐落于东莞大朗镇的盈利时表业,此前一直以生产中高档金属表带为主业。依靠为瑞士三大钟表巨头贴牌生产,即便在国际金融危机到来时,盈利时也不需要像其他加工外贸企业般发愁没有订单。

    然而,在对比国内广阔市场空间和国外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后,盈利时也坐不住了。2008年,盈利时被确定为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型试点企业。到2009年5月,这家传统来料加工企业成功转型为独资企业,目前已发展成占地89亩、员工逾万人的大型金属珠宝首饰生产、销售企业。

    公司营运总监黄永贤介绍说,为满足开拓内销市场的需要,盈利时近年来不断增资扩产,扩大经营范围,如投资3亿元购进新机器设备100台,未来将自主设计加工珠宝首饰,改变原有单一产品结构。盈利时还组建了100多人的营销队伍,频繁出现在国内各大展贸会现场。

    盈利时的转变,恰好折射出眼下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一批企业从OEM转向ODM,沿着“微笑曲线”两端提升,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两条腿走路。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东莞全市进出口总额1444.2亿美元,其中出口850.7亿美元,增长8.6%,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全国进出口额排名仅次于深圳。

    这一不俗成绩并无法掩盖东莞在加快转型升级进程中的艰难轨迹。

    有研究表明,港澳台企业数量从2006年的10271家下降至2010年的6724家,降幅高达34.53%,足见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市场萎缩和产业转移政策对该类企业发展造成的消极影响。

    另一项研究则发现,2008年下半年至2010年,受汇率波动、原材料价格异常变动,金融危机继续深化并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等因素影响,东莞内资经济也出现企业总量减少的态势。在这3年里,东莞内资企业总量分别减少154家、151家、163家。

    就连东莞市主要领导都坦言,东莞30年发展,产业竞争力弱化了,从金融危机到欧债危机,外需市场一直疲软。经济下行因素很多,比如,近年来东莞共向省内转移企业1500多家,导致减少增加值约400亿元。

    对于东莞的加工贸易企业寻求通过开拓内销市场在困境中突围,中国超市联合采购交易联席会议秘书长顾国建教授认为,国内零售、连锁商从加工贸易企业采购能获得一些优势。一是加工贸易企业由于要适应多个国家的安全检验制度,因此产品品质比较有保障;二是加工贸易企业的产品更能跟上国际潮流。

    在顾国建看来,相比服务国际市场,国内市场要复杂得多。国内大的品牌商都有区域代理等制度,而国内零售商门槛又高,且内贸市场的流通体制、交易机制、方式与国际市场存在明显差异,流通效率不到国外的1/3。因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取决于国内连锁、零售商能否改变固有的经营方式。

    值得关注的是,最近数年,尽管欧美等传统市场持续萎缩,贸易摩擦不断,但南美、东南亚等地区的新兴市场却迎来发展机遇。在全力推进开拓内需市场的同时,东莞的企业也一改以往在国际市场上只注重“引进来”的思维惯性,正在政府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走出去”。以最近一次在巴西举办的一系列经贸合作交流活动为例,东莞企业在活动期间便与当地达成投资贸易金额超过人民币39亿元,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思路正在实践中得到贯彻。

    乐观主义者认为,随着东莞企业加速国内外市场的开拓步伐,东莞的外贸依存度将降低,逐步摆脱对外需市场的高度依赖,走出一个内外兼修的新格局,并迎来转型升级的拐点。

    与此同时,另一种声音则担心,尽管内地消费市场的有效需求在回升,新兴市场的崛起令人瞩目,但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国际专业分工不断深化,产业合作模式不断升级,世界正在出现新一轮大规模产业转移的趋势。

    与以往相比,东莞企业开拓内销市场,积极“走出去”的过程中,不仅不再具备改革开放初期所具备的优势,且企业普遍存在创新能力偏弱、质量效益偏低、带动作用不强、产品附加值低等突出问题;伴随着国内外产业对接的深度融合,更多资本深入国内市场和新兴市场,东莞企业在竞争中还将同时面对国内外企业的夹击。要补齐内外销市场两条腿长短不一的“跛脚”短板,短期内恐难以实现,这是转型阵痛必经的过程,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去不断调整。

    2

    内外资招商:长期割裂格局怎样打破?

    自从东莞成立内资经济促进中心以来,内资一直由市经信局统筹,外资由市外经贸局统筹。双方在招商引资上平时都是各干各的,涉及到双方交叉事宜的,往往需要市政府出面协调统筹。

    除了重视国内外两个市场,如何促进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是东莞处理内与外关系面临的另一大命题。

    改革开放以来,起步于“三来一补”加工贸易的东莞经济逐步形成外源型经济的发展模式,外资工业企业占比长期超过80%,内源型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2008年,东莞制造业出现前所未有的危机,外源型经济高度依存附带的缺点暴露无遗。为应对危机,东莞提出,要拿出像过去抓外资引进一样的劲头来抓内资引进工作,大力引进植根性强、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大、对地方税收贡献明显的大型内资项目,加快吸引利用好国内的优质资本,实现内外源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2年,东莞全市新签、增资和实际到资超千万美元项目449宗,千万美元以上项目吸收外资77.3亿美元,占吸收外资的36.6%;全市外资企业新增地区总部3个,新增拥有自主品牌的加工贸易企业632家;全市出口300强企业增资占全市的比重从10.6%提高到20.1%、引进先进设备金额占全市的比重从8.4%提高到16.9%

    在招引内资方面,从2008年至2013年6月,全市累计引进1亿元以上内资项目391宗,协议投资金额2122.7亿元,实际投资金额460.6亿元;其中,新引进6亿元以上内资重大项目93宗,协议投资金额1426.2亿元,实际投资金额230.5亿元。

    从引进资金的来源地分布来看,来莞内资项目的地缘性较强,项目多来自广东省内和周边省市,亿元以上大项目又以深圳、广州居多。

    从数据上看,今年以来,内外资招商的规模已达到基本持平。特别是2012年出台的“1+5”系列的招商引资有关政策文件,明确了东莞今后一段时期在内外资招商引资上、特别是重大项目快速引进上的总体方向。

    以被称作为东莞“三重”项目头炮的海斯坦普项目为例。作为世界顶级汽车组件商,海斯坦普提出,为确保按时向两家汽车厂商交货,该项目必须在2013年8月建成投产。这一条件在以往的环境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得益于东莞的绿色通道政策,海斯坦普在东莞和佛山两座城市中最终选择了东莞。该项目从2012年7月签约,到2013年7月初开始试产,整个过程不到一年时间,被津津乐道为创造“三重”项目落地的“东莞速度”。

    如果将海斯坦普项目创造的“东莞速度”与此前失之交臂的一汽大众佛山项目比较,不难看出东莞在内外资招商上所发生的可喜变化。

    然而,一次成功的招商并不能代表全局。纵观东莞近年来坚持内外资招商并重,两条腿同时走路的进程不难发现,内外资招商长期处于缺乏交集的割裂状态,招商引资的管理体制仍不够顺畅。

    据来自政府内部的知情官员透露,自从东莞成立内资经济促进中心以来,内资一直由市经信局统筹,外资由市外经贸局统筹。双方在招商引资上平时都是各干各的,涉及到双方交叉事宜的,往往需要市政府出面协调统筹。

    以“1+5”系列招商政策的出台为例,最初,该政策仅仅是针对内资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并未考虑到外资部分。直至政策初稿交至市政府后,市政府才提出要将内外资统筹起来出台政策。

    事实上,关于打破内外资招商长期分开格局的呼声在东莞早已有之。

    支持改革者认为,学习成都、昆山等地设立内外资统筹机构,建立市一级的招商引资队伍,将有利于增强招商部门在项目布局规划上的话语权,为项目招商引资提供“一站通”的高效服务和全方位的强力保障。

    也有观点认为,对于东莞来说,以商引商,发挥行政统筹协调效能,充分利用市场的功能来进行招商,是最实在的出路。但从长远大局上看,内外资统筹已然是大势所趋。

    3

    软环境:治安教育医疗怎样“硬”起来?

    2012年以来,东莞市陆续出台建设“六个东莞”,打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意见等一系列措施,正在全力打造国内营商成本最低、服务最优、最具吸引力的环境高地。

    逐利是资本天然的本性,哪里有优厚的条件、更好的前景,资本就流向哪里。

    在上一轮国际分工过程中,伴随着东莞在政策、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迅速削弱,大批跨国公司开始将加工产业转移至东南亚等新兴市场,让东莞付出沉重的代价。

    如今,东莞再度卷土重来,以重大项目为突破口、“牛鼻子”和加速器,主动出击启动新一轮内外资招商,其中不乏代表转型升级方向的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那么,东莞凭什么留住这些企业?

    梳理以往众多企业发出的呼声,不难发现,多数企业对近年来东莞在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增资扩产方面所提供的服务均普遍认可。但与广州、深圳等周边城市相比,东莞在治安、教育、医疗方面存在不足。特别是薪资水平优势日渐不明显的背景下,东莞对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引起部分企业的担忧。

    在西南某镇,一家大型民营企业扎根当地多年,成功用“钱途”和前途留住人才,但因长期受到周边糟糕的治安状况困扰,员工难以安心工作,企业一度萌生迁往内地的想法。直至这一状况反映至市主要领导处,在企业周边专门设立一个警务室,治安状况才得到改善。

    来自东部某镇一家刚完成增资扩产的外企高管表示,上述企业的遭遇在东莞部分镇街均不同程度存在,他希望政府能够打造优越的软环境,想办法吸引国内外优质的人力资源继续涌现东莞。只有这样,招来的项目才能细水长流,滋润这片创业沃土。

    针对东莞在软环境方面的不足,有学者认为,如果东莞各级政府拿出建厂房、拉项目的积极性来建设医疗产业、投入教育,这些都不成问题。目前,东莞不少公立医院和学校在招聘人才上仍旧设置了户籍门槛。该学者认为,类似情况客观上阻碍了优质人才流向东莞。

    市经信局表示,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已成为世界潮流和趋势,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已经成为许多城市进行服务业招商和发展的主要载体,决定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及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

    由于国内服务业尚未完全开放,目前东莞的服务业主要以小而散的内资企业为主,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且东莞纳入全省首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数量不仅低于广州、佛山、深圳,也低于惠州,可见在发展现代服务业集群上仍大有空间可挖。

    有来自产业经济研究领域的专家则建议,东莞可借鉴苏州环金鸡湖区域的成功经验,围绕现代物流、金融、会计、文化、超市零售等现代服务业在园区内建立起现代商业文化中心,同时学习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通过建立“邻里中心”摈弃沿街为市的粗放型商业形态的弊端,立足于“大社区、大组团”的先进理念进行功能定位和开发建设,成功开发、运营多个邻里中心,以12项必备功能为核心产品,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全面优化软环境促进企业效益和社会效应协同提高。

    2012年以来,东莞市陆续出台建设“六个东莞”,打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实施“1+6+X”营商环境政策体系;出台减轻企业负担“50条政策”,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用电、融资等困难以及物业产权等历史遗留问题,正在全力打造国内营商成本最低、服务最优、最具吸引力的环境高地。

    这些政策能否在实践中得到全面贯彻并经得起检验,蜕变中的东莞让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王安宁】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