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一轮中央部门决算公开启动 专家吁第三方监督

2013年07月19日 09:27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新一轮中央部门决算公开昨天(18日)全面启动,一并亮相的还有去年的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决算。截止昨晚10点,公开的部门共计68家。

  今年是中央各部门自2011年首次向社会公开部门决算以来,连续第三年像社会公开部门决算和“三公经费”的使用情况。今年中央部门结算公开的内容包括部门结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政府性基金收入和结转结余的情况也首次纳入公开内容。与此同时,公开内容也更加细化,并对决算花费与预算间的增减变动的原因做出详细说明,同时采用图标来清晰切分“三公”蛋糕。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应当说和过去相比,三公经费支出公开是更加的透明了。”

  数据显示,2012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是74.25亿元,比预算减少5.59亿元。以已近公开的部门来看,九成以上部门三公支出都比预算有所减少。以首家公布决算报告的气象部门为例,三公决算支出相比预算减少359万元。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陶和平认为,除了多数部门解释的“贯彻中央厉行节约的要求”和“国际、多边会议取消”这两方面原因,三公公开更加透明也是各部门砍去”不必要花费”的重要原因。

  陶和平:“今年三公经费普遍有减少,原因就是流程完善,各部门有严格像社会公开的需求,各部门也是因此执行了国家的规定,这就让今年的情况全面向好。”

  不过部分决算报告也显示,个别中央部门的决算执行情况只有预算数额的80%,预算中哪些方面支出具有价值,哪些方面效率较低。陶和平认为,应该有一个更为专业的组织为中央部门的账本把关。

  陶和平:“这种自己使用,自己公布,让整个社会来监督,我觉得在流程上存在一点问题,应该让一个第三方部门来代表,一方面来面对国家,一方面面对社会,这样这十三亿民众也可以核查时也可以反馈核查。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室主任研究员杨志勇认为,未来,深层次的细化透明还是三公经费公开发展的方向。

  杨志勇:“比如说政府教育花了多少钱,老百姓可能关心,某某小学花了多少钱,这样就有一个区别了。”

  新华社评论:既要真公开,更要有监督。

  评论指出:在“三公经费”公开中,可以看到逐年细化的进步。但是简单罗列数字、选择性细化、口径不一等问题仍然存在,究其原因恐怕还是没有以主动心态去公开。因而,必须增加更多见微知著的信息,让普通百姓看得懂、算得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开。

  “三公经费”公开的最终目的,是让普通百姓参与到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政府资金使用的监督中,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浪费,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政府运行效率。这需要包括政府在内的全社会共同努力,使“三公经费”制定标准更严格、公开更规范、普通百姓监督“三公经费”更有效。

  既要真公开,更要有监督。今年“三公经费”公开将拓至地方,各省将纷纷“亮账”。人们期待,在与普通百姓更多的良性互动中,政府将更加廉洁高效。(记者 杜希萌)

【编辑:王浩成】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