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三公”“只晒不问”恐成一种秀

2013年07月22日 15:21 来源:大连日报 参与互动(0)

  7月18日,中国气象局领衔拉开新一轮中央部门年度决算信息公开大幕。50余部门公布行政经费,支出达760多亿元。著名反腐研究专家、中央党校教授林喆称,“三公”经费仅公开还不够,应在预算时就“会审”制,以及事后责任追究制。

  (7月20日《东方早报》)

  连年晒“三公”,晒出这些数字,已无新意。百姓不免纳闷:面对这张行政经费特别是“三公”开支的“成绩单”,是否该有人觉得稍许尴尬?在众多中央部门“三公”费用持续连年走高的情形下,为何不反向追查当初“三公”开支预算的合理性。是否存在未制度性拧干水分的情形?既然一些弊象存在时间已久,为何我们会忍痛让此类弊病一再延续,谁在其间主观漠视、推诿塞责?

  我国财政的民生投入之所以较低,主因并非仅是人口多,而是财政收入与支出的监督制度久未实现良性匹配。实际上,资金的使用者和百姓都需要建立信任关系,不管民生投入还是“三公”开支,每笔费用支出都要有人动态地、全程地监督,支出数字越具体越好。特别是在晒“三公”之后,还得严格地过问为何有如此多的“三公”开支,并具体制定缩减目标。若只是年年晒“三公”,不问其中怪况,恐怕最后不仅让人产生疲劳感,还会使该行动沦为一种做秀,不利于公信力提升。

【编辑:朱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