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方日报:底特律破产对广州的启示

2013年07月25日 11:0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昔日的汽车之城-美国底特律市宣布破产,让人感到无限唏嘘。曾几何时,底特律被誉为“给世界装上汽车轮子”的城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支撑了美国制造业的发展,以人口计算,曾经是美国的第五大城市。底特律市在最高峰时期全城的440万人口之中约有90%的人直接或间接以汽车工业为生,然而时过境迁,到了2012年,福布斯杂志却把底特律市评为“美国最悲惨的城市”,原因是其失业率、犯罪率、人口外流、发生财政危机的概率等指标均位列全美城市的首位,而债务问题则是压垮底特律市的“最后一根稻草”,整个城市的负债逾200亿美元。

  我们更加关注的是,与底特律相似,广州市也是一个以汽车制造业为支柱产业的城市,广州从底特律市破产事件可以得到些什么启示呢?我认为,首先,我们需要警惕广州市重化工业空心化问题。底特律的汽车产业的空心化压力源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后汽车工业的转移,尤其是来自于日本强劲的汽车工业的竞争。而广州的汽车工业目前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包括因为能源短缺、城市道路容量有限、汽车尾气排放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制造业工人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对汽车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尽管广州的经济增长对汽车制造业的依赖程度不如底特律高,但是广州的重化工业却高度依赖汽车工业,而如果有朝一日汽车工业难以继续充当广州重化工业的“引擎”时,广州能够寻找到汽车产业的替代品吗?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的汽车工业太倚重日系的汽车生产线,当广州需要对汽车产业进行升级,譬如发展新能源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又或者试图寻找汽车以外的支柱制造业时,庞大的日系车厂可能会反过来对广州形成讨价还价的压力;如果广州不加快汽车的产业升级转型步伐,由于环保和劳动力等成本上升的持续影响迟早会影响日系车厂进一步在广州维持和扩展业务的愿望,我们不能排除日系车厂集体出走的可能性(底特律的衰落与2009年通用和克莱斯勒等车厂先后申请破产保护,并把研发等关键部门撤离底特律有一定的关系)。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制造业核心技术和竞争力的形成问题。在制造业领域,新旧主导产业变更是一个城市产业结构变迁的必然结果,关键是需要用先进制造业去替代加工制造业,先进制造技术所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在美国,即使底特律宣布破产,其结果可能是加快了美国以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高端信息技术所主导的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加上以页岩气开发为特征的美国新能源革命的作用,将大大降低美国的制造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吸引全球的先进制造业回流美国,加快了包括汽车工业在内的美国制造业的升级转型步伐,为美国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奠定良好的基础,可见,底特律破产从某种意义上对美国来说可能是一件好事,是让以汽车工业为代表的制造业置之死地而后生!然而对于广州来说,在正常情况下,尽管我们不会出现城市破产的事件,可是汽车制造业领域会出现“温水煮青蛙”的比较恶劣的情况,况且,到目前为止,尽管广州市采取了“限牌”等措施,但日系三大车厂的产品依然畅销,虽然利润率较高峰时期有显著回落,广大市民毕竟没有“汽车产业不升级转型我们将无路可走”的切肤之痛!至于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这是当初广州引进三家日系车厂的初衷之一,即以“市场换技术”。以我个人的观察,该目标尚未实现。本人曾与日本驻广州的前任总领事交谈,询问为什么在广州的日系车厂不愿意依靠本地的零配件生产企业为日系车进行配套,得到的答案是,日系车厂担心本地零配件生产企业的生产技术以及产品质量是否过关。这也许是日系车厂负责人的借口,但是无可否认,“中国制造”维持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形象是广州能够巩固和发展其作为先进制造业城市的重中之重。

  最后,就业是一个城市持续繁荣的关键因素。底特律之所以走到破产这一步,与该市汽车工业衰落后引发的大量产业工人失业,进而集体逃离有关。底特律人口骤减,公共服务缺失,政府税收锐减,财政收不抵支,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广州作为省会城市,虽然不会出现上述底特律的情况,但是如果汽车工业的发展出现调整甚至逆转,将对广州的居民就业率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没有找到替代汽车工业的先进制造业之前,广州不应轻言放弃汽车制造业,这一定程度上与维持社会稳定的目标有莫大的关系。可见,固守旧的产业结构的惯性思维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有害的,其重化工业过度依赖汽车产业则是脆弱的。广州加快汽车产业升级转型步伐似乎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林 江 作者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

【编辑:王永吉】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