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瞭望》新闻周刊:勿让民生“烂尾工程”伤民心

2013年08月19日 09:54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据报道,最近记者在海南、安徽等多地回访一度“烂尾”的民生工程,发现一些“烂尾工程”依然“烂”着,且有一拖再拖的倾向。其中地跨安徽、河南两省的方集洪河大桥,建了10年,早在2006年就完成桥身建设,至今断头大桥依然未通车,而两岸居民仍旧靠摆渡过河。

  近年来,一系列民生“烂尾工程”陆续被曝光,方集洪河大桥无疑是其中一个“典范”——非但没能惠民,反而伤了民心。

  民生“烂尾工程”缘何频出?首先,缺乏科学民主决策,仅凭长官意志和“拍脑袋”。其次,急功近利,不计后果。第三,不以人为本,漠视公众利益和呼声。第四,违背法律法规,求“突破常规”,等等。

  从更深层次原因来看,民生“烂尾工程”频出源于有些领导缺乏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比如把“增长”等同于“发展”,把政绩等同于数字和工程,为使政绩立竿见影,从而不切实际地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等等。

  由此,在有些领导的决策中,为让“大手笔”民生工程在任期内完工,便“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于是大笔一挥,有些上亿元的工程边立项、边规划、边施工。由于匆忙“上马”,忽视了前期筹划和设计以及合理的工期和造价,使民生工程难免“烂尾工程”的厄运。

  可见,民生“烂尾工程”是权力不作为、乱作为的产物。这种只求“进度”不要“质量”,只为“政绩”不为“民生”的做法,不但糟蹋了纳税人的钱、破坏了大量资源,而且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而事实上,之前不少民生“烂尾工程”出现后,有关部门或领导都会找各种理由加以搪塞,几乎无人主动担责。偶尔有相关部门介入,调查结果和责任追查也往往不了了之,其“水深”可见一斑。

  值得警惕的是,近年来,大拆迁、大造城、大上项目、搞大工程……一些地方又频现“大手笔”之作,种种“大干快上”、“大刀阔斧”式民生工程纷纷上马立项,引发了社会广泛担忧。

  鉴于此,要防止出现民生“烂尾工程”,应将其与领导干部的升迁“挂钩”。尤其要建立与之配套的监督和问责制度,完善行政体系内部的监督问责机制,更要将民生工程置于阳光之下,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当前,对于已出现的民生“烂尾工程”,有必要全面介入,深入调查,还公众真相。这不能止于调查施工方,而让某些责任领导游离于问责的范围之外。(李松)

【编辑:王硕】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