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去年弃风电200亿度 “消纳不畅”难住风电行业

2013年09月10日 09:43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重要形式,近年来,我国风电装机增长迅猛。截止2012年底,我国风电并网总装机容量达到6083万千瓦,跃居世界第一风电大国,风电也继煤电和水电之后成为第三大主力电源。国家能源局发布的《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我国到2015年风电装机并网将达到1亿千瓦。然而风电在一片繁荣声中却出现了另外一番景象,尽管发展迅速,但弃风比例却不断攀升。

  弃风,是指由于某些原因风力发电机所发出的电不能通过电网传输出去,只能让风机停止发电的情况。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关于做好2013年风电并网和消纳相关工作的通知》称,2012年全国弃风电量约200亿度,比2011年整整翻了一倍,经历了高速增长的风电行业进入紧缩调整期。一边是喜增长的骄人成绩,一边是"消纳不畅"的难题仍未破解。风资源最好的地区,弃风限电却最严重,这背后究竟暴露了哪些问题?

  由于风力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的吉林省白城市政府一直将新能源产业风电的发展作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截止到2012年末,白城市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238.5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8.8亿度。但是从去年以来,面对着逐年壮大的风电产业白城市政府副秘书长孙晓东却左右为难。因为2012年白城市风电场全年弃风已经超过了30%。

  孙晓东:电网电源过剩,冬季供热期间,风电限电严重,在大风的时候也会经常受限。吉林省风电装机容量负荷是870万千瓦时,最小时仅为470万千瓦时,可再生能源补贴累计拖欠是5397万。

  不仅仅是白城,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风电装机并网总量比2011年增长了30%,但12年全年全国弃风电量达到200亿度,比11年整整翻了一倍。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对此表示:

  秦海岩:200亿度电相当于我们国家在去年一年多烧了600多万吨的煤。按照每度电5毛钱计算的话,整个给全行业造成了经济损失100亿人民币。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相对于风力条件比较好的东北内蒙古地区,风资源并不太好的云南和上海等地风电上网比重却相对较高。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分析认为:

  林伯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风电上的太快,风电目前比较大规模上的都在"三北"。但这些地方本身火电的产能应该是过剩的,本地市场无法消纳,所以就需要输出,它对电网的依赖肯定就大。对于国家电网公司来说,很稳定的火电与不稳定的风电之间进行一个选择,做这个选择应该是比较困难的。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国家电网调度范围并网风电连续六年增速达87%;其中2011增速更是达到96%。到今年年初,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核准和拟核准风电项目总容量在4800万千瓦以上,未来3年年均新增装机将超过1600万千瓦。这些项目大多还是扎堆在风力资源较好的三北地区。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舒印彪去年就对跨区输电能力不足表示出深深的忧虑。

  舒印彪:建后的问题。现在批的这些风电还建在这些地区,建电网肯定是有一个滞后的问题。这批机组再投运的话,还会造成弃风增加。

  电监会输电监管部专家张旭波也建议,应进一步加强风电与电网建设的统一规划;

  张旭波:风电项目开发与电网工要程同步规划、同步核准、同步投产。集中式开发与分布式发展相结合,建设中小型风电项目接入配电网就地消纳。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进一步指出,在煤炭资源丰富的三北地区,风电与火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竞争关系。

  秦海岩:我需要100度电,这100度电是让火电发还是让风电发?火电也要盈利,你不让它发电就没有利润,是这个问题。现在好多地方不执行国家的节能调度管理办法,还在给火电搞计划电量,现在这个冲突是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说整个的电力没有建立起市场化机制还有管理。

  能源局报告指出,大量弃风限电暴露出的根本原因是能源管理的问题。对此林伯强解读认为,目前我国风电发展多是大规模集中式开发,科学发展风电需要管理部门从源头来掌控。

  林伯强:也就是说政府必须要考虑如何抑制在一些火电资源很丰富的地方大规模地上风电。要针对某一个地区的用电情况、电源的现状在风电审批上把关;如何对其它地方的分布式的小规模的风电补贴,使得它具有经济性。这应该是政府思考的一个问题。 (记者 费磊 实习记者 张程)

【编辑:王浩成】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