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人权发展在走“上坡路”

2013年09月13日 10:4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人权保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对此,外国人权专家是如何评价的?12日,参加第六届北京人权论坛的部分外国专家接受了本报采访。

  凯特·韦斯特加斯女士在专门从事区域安全与人权问题研究之前,是一名英国驻中国的外交官员,她亲眼见证了中国人权事业的进步。韦斯特加斯第一次来中国是1986年,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还未全面展开,人们对人权的认知和重视还不是那么明确。但当她近些年再来中国时,感到“这个国家确实进步了很多”。韦斯特加斯女士认为,人权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教育以及国家平衡社会各种力量达到的。世界有目共睹中国近些年的经济发展成就,教育的普及情况也相比于30年前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人口数量,但是中国政府在努力地平衡和调节社会的各种力量,努力倾听民声,与人民有更多互动。“在这么大的国家,人权得到这样的进步真的很不容易。”

  珀儿·布尔·布朗女士是利比里亚人权独立全国委员会主席,她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为人权事业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来自俄罗斯驻华大使馆的马克西姆·奇科夫表示,俄罗斯现阶段和中国在人权发展的情况比较相近,都在努力并且平稳地走“上坡路”。他说,人权是一个太广泛的概念,各国的意识形态和经济发展差异使得各国对“人权”的理解和标准不一样,我们应该做的是努力做好自己并加强交流。一些西方国家由于经济发展起步早,在人权的践行和推广上的确有先进之处,但是,不应该将人权过于“政治化”,更不能用“人权”作为干涉别国内政的借口,这样就扭曲了人权的本意。

  “我真的非常震惊中国的发展!”来自邻国菲律宾的塞西莉亚·吉姆内兹女士如是感慨。她供职于菲律宾的人权组织,第一次来中国。她了解到,中国把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放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将人权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努力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此,吉姆内兹认为,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以及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都给中国的人权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谈到国际交流的重要性时,她期望中国能够更加活跃地参与到国际社会关于人权的互动中,让人权精神在中国更加“根深叶茂”。

  在继“人权”分别载入中国宪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中国共产党党章之后,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又将“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与会专家普遍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也开启了新时代。

  对于中国近30多年来的人权事业发展,国际社会给予了较高评价。与会专家表示,今后在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中,离不开中国自身经济、政治和教育等多方面的改革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高度参与,更离不开国际社会的良性互动。(黄庆畅 马彦天)

【编辑:马婷婷】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