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汶川震区两栖动物生存堪忧 15.2%的栖息地遭破坏

2013年09月13日 19: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成都9月13日电 (胡敏朱丹)13日,记者从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最新的研究表明,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对两栖动物栖息地造成了巨大的影响,15.2%的两栖动物的适宜栖息地遭到了破坏,汶川地震及次生灾害使两栖动物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极严重的风险。

  该室选择了分布于震区北部的高海拔西藏山溪鲵,震区中部的中高海拔山溪鲵以及南部中低海拔的四川湍蛙3种两栖动物进行调查研究,对46个周边300米范围内有森林图层的栖息位点分析发现,其中7个栖息位点周边发生了森林损毁,15.2%的两栖动物栖息地遭到了地震的破坏。

  研究发现,地震主要破坏了北纬31°~32°之间的两栖动物栖息地,海拔2000米以下栖息地影响较严重,而对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栖息地影响较小。

  据了解“5·12”汶川特大地震过后,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进入了多发期,导致了震区两栖动物栖息地持续退化。

  此外,地震还会引起地质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提高了土壤通气性、排水性和土壤温度,可能导致土壤持续干旱,而土壤湿度对两栖动物的冬眠十分重要,在干燥的土壤中,两栖动物皮肤内的水分渗透压高于土壤的水分渗透压,两栖动物的水分通过皮肤散失会给两栖动物带来致命影响。

  为此,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建议震损的两栖动物栖息地应该成为生态修复和保护的重点区域,并提高土壤持续干旱对两栖动物可能带来威胁的关注。(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