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基层干部过节心声:知道送礼违规 不送怕被穿小鞋

2013年09月17日 18:4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去年中秋节送出去3万块钱礼,今年好多了,只送了1万块。”安徽一名乡镇站所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到逢年过节,他最“头大”的事就是送礼:“单位没钱,要送礼的部门又太多!”

  中纪委近期发出通知,要求坚决刹住中秋、国庆两节送礼吃喝风,并公布举报电话。从“八项规定”到整治“四风”,中央一系列整肃作风之举成效如何?“中国网事”记者日前采访了中部地区多名基层干部,听他们诉说今年的过节心态。

  安徽这名乡镇站所负责人介绍,镇领导、县里对口上级单位的各个科室都是“必送礼”对象,不送工作上就可能被“穿小鞋”。“我们的钱都是国家拨的,只能想方设法‘变通’出来一点送礼,我知道这是违规,但没办法。”

  “往年一到节前,县局各个科室都能碰到来送礼的各镇同事,大家彼此心知肚明。”他说,今年的变化是送礼的范围小了,方法更隐蔽了。“不是每个科室都送了,但关键科室还得送;没人去办公室送了,送到家或找机会塞个购物卡。往年各个乡镇的同事还喜欢相互‘沟通’一下送礼‘行情’,今年形势紧,没人敢聊这个了。”

  为什么上级三令五申,纪委明察暗访,还要“顶风冒险送礼”?这位负责人说,今年春节前不少人没送礼,但节后又给补上了:“没办法,再去办事时人家的态度就挂在脸上,让我们怎么办?”

  他说,自己发自内心的不想送礼,但又不敢不送。“项目、资金、评优竞争激烈,你不送别人会送,可能有一天大家真的都不送礼了,我过节才不会再头疼。”

  送礼者无奈,收礼者也有苦衷。安徽一乡镇负责人告诉记者,上有县级领导,下要面对镇村干部,他每到过节都想躲。对镇村干部来说,节日人情往来已是长期风气。“一到节日,都想向领导表示表示,有的是想升迁换岗,有的是想给村里发展争取一些项目,有的纯粹就是想攀攀领导,加深一下印象。”他介绍,送礼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土特产,有的是购物卡,还有的直接送钱。

  “今年这种送礼风收敛了不少,节前县里也发文通知了,送的人和收的人都有顾忌,到现在我是连一盒月饼都没收到。”不过,这位乡镇负责人也坦言,虽然对下他是收礼者,不想收也不愿收。但对上级单位和干部,他作为一名送礼者,心态又发生了变化,不想送但又不得不送。

  “送礼有的是为了个人升迁,或者搭关系网,但有的也是为了争取上级对自己工作的支持。你不送人家送,你就吃亏,这个吃亏不仅是为了个人,还为了一村一镇的发展。所以我觉得送礼有时候无关道德,是很复杂的事。”

  这位乡镇负责人介绍,一般节假日对县领导层和实权部门都是要跑到的,有的县直部门权力大、项目多,直接关系乡镇发展,必须跑到。“项目是稀缺资源,大家都要争,你不跑别人跑,你人头不熟别人熟,你就可能失去发展机会。再说,有的部门和干部还比较在乎这种表示,如果不送好像觉得你不重视他,所以也不敢怠慢。”

  他坦言,要想短期内根治官场吃喝送礼风很难,现在中央禁令和纪委严查是有效果的,至少大家不敢像以前那样公开吃请送礼,制止了坏风气的蔓延。但现有的办事、用人机制还不能完全避免权力干涉,不请不送事难办的情况仍然存在,除非能真正把权力关进笼子,否则很难杜绝。(记者 杨玉华 徐海涛)

【编辑:王浩成】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