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张曙光学术包装术:以写总结名义组织学者写书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9月18日 07:02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走在青岛的这家机车厂,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宇(应要求化名)心里很清楚,眼前这位带领50余位学者参观工厂的铁道部官员,8个月之后将是中科院院士的候选人。

  随后的院士评审材料中,这个名叫张曙光的铁道部运输局局长,不再只是行政部门的高层官员,而是一位“拥有”学术著作、参评前曝光率颇高、足以代表中国高铁技术水平的“学者”。

  “不少单位以往会为候选院士包装、造势,甚至把一些集体成绩归功于候选人,以增加其筹码。这在张曙光2007年、2009年的两次参选体现得比较典型。”王宇对此并不惊讶。

  在王宇看来,每位候选人的研究领域未必被所有院士熟知,因此,院士对候选人的直观印象以及同行的现场发言,很可能会影响随后的投票环节。这,正是包装和造势的土壤之一。

  行政部门的参评冲动,与院士评选制度的缺陷交织在一起,促成张曙光的学术“包装术”。

  两次参选前均办活动与院士接触

  提起张曙光2007年参选中科院院士,王宇直言“太有印象了”。两年一度的院士扩大会议于当年11月举行,张曙光至少在3月就走进了院士们的视野。

  那是在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高铁机车车辆的生产商之一。张曙光组织50余位学者前往参观,并亲自作报告介绍中国高铁技术的发展。受邀者大部分来自清华大学,其中包括不少像王宇这样的院士。

  王宇至今保存着当年的合影:在一间车间,头戴安全帽的学者分列两排,背后是三辆尚在黄色支架上的动车机车。照片上方,印有“中国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座谈会”的红底黄字。

  “张曙光口才很好。我们心里也清楚,这其实是参选院士前的‘造势活动’。”王宇说,中科院当年没有禁止此类造势,他本人也未收红包,因此,活动“是合法的”。

  这不是他第一次接触张曙光。王宇的研究领域位于高铁技术上游,他与张的合作在多年前就开始了。其实,铁道部与诸多高校、科研机构关系密切,这些单位的院士也会申报铁道部研究课题。铁道部及张曙光在这当中的角色不言而喻。

  8个月后的评审会上,经过院士讨论与投票,张曙光最终以7票之差,在中国科学技术的最高学术机构前止步。

  王宇投的是反对票。“张曙光管理和指挥能力不错,但是,他的学术水平确实不够。”王宇坦言。多位参加“造势活动”的院士,也在评审会上提出了类似的反对意见。

  不过,铁道部在评审前组织的一些座谈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些院士手中的选票。由于一些技术建议被迅速采纳,他们对张曙光的印象深刻起来。

  一家中央媒体在报道某次座谈会时,还把院士与张曙光的合作描述为:“一周后就立了项、签了约,这在过去是罕见的。”

  2009年,张曙光向院士宝座发起第二轮冲刺。前一年夏天,他组织学者体验京津高铁。多位院士表示,此番体验分了好几个批次,具体人数彼此并不清楚。

【编辑:邓永胜】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