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一面穿越半个世纪“明镜”——习近平致敬龚全珍

2013年09月29日 20:5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一面穿越半个世纪的“明镜”——习近平致敬九旬老人龚全珍背后的故事

  “向龚老前辈致敬!”

  9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京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讲话结束时,他把目光转向一位老人,饱含深情地说,这位老前辈是老将军甘祖昌的夫人龚全珍,她今年90多岁了,我看到她以后心里一阵阵的感动。

  “我当小学生时就有这篇课文,内容就是将军当农民,我们深受影响。”习近平说,半个世纪过去,龚老仍然弘扬着这种精神,这种艰苦奋斗精神,不仅我们这代人要传承,下一代也要弘扬。

  将军以共产党员为镜,将军夫人以将军为镜。如今,广大党员干部又以龚全珍为镜。近日,新华社记者走进江西莲花县,走近龚全珍,揭开并触摸这面穿越半个多世纪的“明镜”。

  1957年:以共产党员为镜,不配小车的“农民将军”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城中心广场不远,一幢普通楼房的三楼,住着龚全珍老人和她的三女儿甘公荣一家,客厅摆设简单,墙壁上挂着甘祖昌将军的戎装半身照。

  “我自从受伤后,脑震荡后遗症时常发作,已经不适合担当领导职务,请求回江西老家当农民,望组织批准。”1957年,时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长的甘祖昌第三次向组织申请回乡务农获批准,这是辞职报告的原话。

  “天一亮就下地了,手里还拎个粪筐。”莲花县坊楼乡沿背村88岁的黄年发老人告诉记者,回到村里的甘祖昌没有一点将军架子,扛锄头的架势和普通农民一个样。

  回到家乡后,江西省有关部门准备为甘祖昌配部小车,他知道后坚决不同意。他说:“我参加实际工作不多,根本没有配小车的必要,还是给国家节约一点经费,用在更需要的部门吧。”

  龚全珍告诉记者,当时将军每月工资330元,但他大部分钱用于帮村民买化肥,帮公社修水利。仅当地乡政府不完全统计,将军回乡后参加建设了3座水库、4座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25公里长的渠道。有统计的捐款达8.578万元,占他全部工资的70%。

  将军对群众如此“大方”,但是对自己和家人却很“吝啬”。“家人每件衣服至少穿好几年,衣服破了就补好再穿,实在不能补了拿去做鞋底。”甘祖昌的女儿甘公荣回忆,“小时候衣服破了,小洞爸爸补,大洞就等妈妈星期六回来补。”

  1986年3月,甘祖昌因病逝世,将军珍藏多年的一只铁盒子是他留给妻子和儿女唯一的遗产,里面是用红布包着的三枚闪亮的勋章。龚全珍明白,丈夫虽然没有留下物质财富,但这笔精神财富却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回来的。

  1986年:以丈夫为镜,将军夫人作报告不吃招待饭菜

  有自愿当农民的将军,就有甘于贫困的将军夫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龚全珍总是以丈夫为“镜”。

  甘祖昌准备回到农村,龚全珍任教的学校领导问她,“甘祖昌回老家当农民,你去当什么?”龚全珍说:“他当农民我也当农民,不会当学着当。”

  出生在山东烟台的龚全珍刚来到沿背村,不习惯这里吃辣椒,听不懂当地话。但龚全珍没靠丈夫,而是自己走了四五十里路找到县文教局,问他们缺不缺老师。文教局安排她到新办的九都中学任教,学校条件很差,只有3个老师,龚全珍第二天就搬铺盖去了学校。

  几十年扎根基层,致力于乡村教育事业,在她的心中,这也是在传承将军的精神。丈夫扛着锄头种水稻,妻子捧着书本扎在学校,不一样的岗位却有一样的奉献。靠着微薄的工资,龚全珍捐资建了8个教室,捐助学生100多人,捐赠图书近万册,最近10年捐款超过10万元。

  1986年,终年81岁的甘祖昌将军病逝。将军走后,龚全珍老人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走进学校,积极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走进社区,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几十年来,没有人记得她去过多少学校,帮助过多少人。但莲花县琴亭中心小学副校长贺景华始终记得,她来学校作报告都是自带馒头和白开水。

  和老人在一起工作过的朱福海告诉记者,老人到学校作报告每逢招待吃饭,经常躲在一边啃馒头或面包。她说,“学校里教育经费这么紧张,搞那么多菜干嘛?我牙齿不好,吃这个好。”

  2013年:以龚全珍为镜,一本日记竖起新标杆

  “自从调到政协之后,不再像在省委办公厅工作时那么敬业,从没加过一天班,也不再熬夜。”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肖光明看了《龚全珍日记选》后向记者坦言,对照龚全珍活到老、工作到老的榜样,自己感受到了差距。

  在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江西省委作出向龚全珍同志学习的决定;由龚全珍自1966年以来的40本日记整理而成的《龚全珍日记选》也一版再版。

  江西省直机关多名领导干部表示,一位老人,一本日记,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如今,江西省广大党员干部正以老人为镜,找差距,正衣冠,勤洗澡,积极践行着老人的精神。

  彭艳峰是萍乡市一所中学的老师,她是龚全珍帮助过的许多受益者之一。彭母身患白血病,一家人曾几度陷入困境,龚全珍每次都伸出援助之手,帮彭家一次次渡过难关。

  大学毕业后,曾立志到繁华城市闯荡的彭艳峰,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当老师。“对龚奶奶最好的报答方式,就是像她一样当一名教书育人、乐于助人的好老师。”她说。

  以龚全珍为镜,江西省委13名常委走进各级信访局,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上门走访,访谈群众,接待上访群众156人,解决实际问题305个。

  9月29日,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再次号召全省党员干部向龚全珍学习,继续把将军夫妇艰苦奋斗、为民务实清廉的精神发扬光大。

  然而,面对人们的肯定和赞扬,龚全珍老人却一再表示:“我没做什么,作为一名党员,我做得还不够。”(记者高皓亮)

【编辑:姚培硕】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