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人山车海成黄金周最大顽疾 媒体吁推行带薪休假

2013年10月04日 11:0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参与互动(0)

  “堵”不分南北,“挤”不辨东西——作为中国目前时间最长的假期之一,“十一”黄金周的第一大“顽疾”,依旧是人山车海。

  对于长假的记忆何时能不再非“堵”莫属?同堵同挤同焦虑,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与大家一同急切呼唤带薪休假的切实推行。

  路上见闻:交通事故不断,免费高速成超级停车场

  记者李然1日凌晨3时于江苏苏州报道:凌晨3点的沪宁高速苏州段,还是一片大堵车啊,绵延18公里。

  记者李丹1日10时于湖南岳阳报道:在京珠高速经历“最堵高速”。短短60公里目睹5起事故,涉及车辆最多的一次是7车连撞。交通事故不断,造成行驶缓慢。

  记者陈海宁2日凌晨于云南丽江报道:1日上午9点从昆明乘车去丽江采访音乐节,2日凌晨0:02才到达目的地。全程600公里,平时6小时就能开到,这次走了15个小时。许多时候,静止的高速就像个超级停车场。

  记者余靖静2日10时于浙江杭州报道:杭州绕城高速多处“硬路肩禁止通行”的提示牌上,“禁止”二字被白纸贴掉。为了尽快疏通道路,一向被严令重罚、禁止占用的硬路肩被临时开放。

  景区见闻:等电梯花了一小时,武警筑起“人肉斑马线”

  记者冯源1日下午于浙江杭州报道:只有一条地铁运行线路的杭州,假日迎来史上最高人流量。龙翔桥站是离西湖最近的站点,摩肩接踵,人多得都快崩溃了,听工作人员介绍,除了用暂停售票来“限流”,还有些站点不得不采取“只出不进”的方法。

  记者刘梦泽2日11时于上海报道:为了进入东方明珠的观光台,我排了四次队,前后花了两个小时——买票,排队10多分钟;进塔身,队伍绕塔底一周,排了半小时;等电梯,排队一小时;进入大厅还得等,排队10多分钟。许多在队伍中的老人孩子痛苦不堪。

  记者刘梦泽2日19时于上海报道:由于从南京东路前往外滩的人流量太大,大量武警出动,成了“人肉斑马线”,他们手拉手“筑起”为行人指引路线的人墙,并随着红绿灯的变化变换队形。在长达500多米的路上,每隔七八米就有一位武警,保证行人与机动车分开。

  记者感受:错峰、“冷门”出行最受益,带薪休假需倡导

  记者李亚彪1日8时于浙江嘉兴报道:长假第一天,在高速免费的情况下,杭浦高速竟然难觅车影,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记者刘兆权1日11时于江苏南京报道:十一黄金周,聪明的南京市民不愿出远门,而是最青睐30到40分钟车程的城郊游,这里的“美丽乡村”农家乐一位难求。

  记者程士华2日18时于安徽黄山报道:齐云山太极漂流是新开发景区,漂流河段S形,两岸白墙黛瓦的徽州民居,宛若太极图。节假日,与其扎堆热点景区,不如去人流较少,知名度偏低的景区,同样可感受自然之美,放松心情。

  记者心声:要根治“集中式”休假带来的资源和空间紧张,就需要真正推行带薪休假、错峰休假。没人赶“黄金周”的热闹,行得舒心、玩得尽兴——这一天,还会远吗?

  (执笔:记者余靖静、韦慧,参与记者李丹、李然、陈海宁、冯源、刘梦泽、李亚彪、刘兆权、程士华)

【编辑:何敏】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