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浙江余姚遭遇64年来最大降雨量 城区超7成被淹

2013年10月09日 15:06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公交停运、出租停运、高速全线停运……受今年第23号强台风“菲特”影响,浙江余姚市遭遇64年来最大降雨量,至8日晚上8时,全市过程雨量496.4毫米,其中最大张公岭站809毫米,降雨量可能达百年一遇。据统计,余姚市城区70%以上被淹,全市83万人受灾。当地数十位军民奋起抢险救灾。

  10月8日下午,记者驱车从杭甬高速驶入余姚进口时得知,受积水影响,余姚城区交通已经基本中断。记者换乘军用卡车进入余姚城区,只见沿途街道已成泽国,大量小轿车在低洼地段抛锚或在上坡处停放,一些车辆“没顶”。途中,军用卡车见到有群众招手立马停车施救。

  一路克服重重困难,军车载着我们抵达余姚市防指办。这里一片忙碌,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余姚市区、陆埠及四明山区不仅停水停电,更面临缺水断粮困境。余姚是受“菲特”影响最大的区域,雨情大、水情险、灾情重。雨情大:至8日晚上8时,全市过程雨量496.4毫米,其中最大张公岭站809毫米,降雨量可能达百年一遇。水情险:四明湖水库、陆埠水库、梁辉水库、双溪口水库等大中型水库均超过了汛限水位。姚江水位一度达到了5.33米,超过警戒水位1.56米,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灾情重:全市21个乡镇、街道均受灾,受灾人口832870人,城区大面积受淹,主城区城市交通瘫痪,大部分住宅小区低层进水,主城区全线停水、停电,商贸业损失严重。

  据介绍,面对重大灾情,该市数十万军民奋起抗灾抢险,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从7日早上8时起,面对雨量剧增的状况,该市加强与周边慈溪、上虞、北仑等兄弟县(市)区的沟通,全力争取支持。同时,充分借助电视、广播、手机、网络等平台,将灾情信息及防台抗洪救灾知识送到各家各户。

  抗灾抢险中,余姚全力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专门组织力量每半小时对低洼地段、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地下通道进行巡查,及时了解掌握积水点的积水实况,并对相关地区居住群众,所有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的人员、车辆以及重要物资进行了转移。截至8下午,余姚已转移受困群众2.5万余人。此外,7日下午和晚上,余姚梨洲街道和凤山街道先后出现人员被困、姚江堤坝决口等险情,该市立即派出应急力量送去食品和抢险物资,加固姚江堤防。

  目前,余姚市、镇两级的饮用水、食品、麻袋等各类防汛救灾物资储备充足,随时可以为抢险救灾工作提供有效保障。同时,各乡镇街道和部分村已选择有利地势、安全地点,建立起充足的避灾场所,并储备好大米、蔬菜、食用油、衣服、被褥和医药等生活必需品,确保危险区域人员“转得出、转得进、能安心”。

  记者另从宁波市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获悉,余姚城区大面积受淹,主城区城市交通瘫痪,大部分住宅小区低层进水,主城区全线停水、停电。宁波市各部门紧急驰援余姚,截至9日上午8时,已有9万份食品送抵姚城。

  向余姚援助的9万份食品,包括3万份矿泉水、3万份饼干、2万份方便面和1万份糕点。这些食品通过大卡车送到了余姚主城区,并有序分批送到受灾群众手中。另外,市级有关部门还积极协调从外地调入蔬菜、大米等各类储备物资,努力确保正常的市场供应。

  此外,宁波电力部门紧急调集抢修队赶赴余姚,目前已经抢通了余姚三防指挥部等重要单位用电。同时,市级有关部门还协调中石化、中石油等企业向受灾严重的余姚、江北、鄞州等地供应33吨油料。

  另据了解,八宝粥等后续支援余姚食品等物资储备,正在调运之中。

  余姚市商务局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局一方面积极挖掘库存,储备了可供市民食用7—10天的物资,确保市食品、饮用水等物资可稳定充足供应。另一方面加强调度力度,针对出现的局部抢购物资的现象。

  据悉,余姚市商务局第一时间发动华联家家福、华润万家超市等商家优化物资调配、方便群众采购,并迅速从周边县市调集了矿泉水、方便面、饼干、馒头等应急物资。

  该局负责人表示,当前存在的问题不是物资供应不充足,而是缺乏运力。因为道路积水严重,物资配送车辆无法及时送到目的地。为此,余姚市防汛防旱指挥部为该局调配了10辆军用卡车和10艘橡皮艇,所以物资运输基本能得到保障。

  记者了解到,为全力支持余姚防汛救灾工作,宁波市委、市政府8日向余姚增派了180余名解放军官兵、30辆牵引车、30艘冲锋舟和橡皮艇投入抢险。8日晚,余姚的降水有所减弱,水位也略有下降。(宓科烈、王量迪、张伟、谢敏军、翁杰)

【编辑:何敏】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