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解放军报:释放改革红利 续写“中国故事”

2013年10月14日 10:00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于下月召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即将推出。这些改革举措,囊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之所以倍受国内外瞩目,系因当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在这一攸关未来的关键时刻,诚如习近平主席所言:“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切实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号角已经吹响,蓝图正在绘就。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依然来自改革。我们每个人,都将是这场壮阔改革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从今天起,本报正式推出专栏“改革发展新景象”,力求生动展示在改革开放新关口上的中国智慧、中国勇气、中国道路。 ——编 者

  正当有关中国经济是否会“硬着陆”的纠结还未完全消散之时,许多人已敏锐地感受到了中国经济回暖走强的讯号。

  10月8日,国庆长假后的首个工作日。位于外高桥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服务大厅内,一开门便人潮熙攘,20多个服务窗口前,挤满了前来咨询和办理业务的商人。郭相阳此前在东南亚打拼,这一次,他计划注资千万,把未来发展的主战场搬到上海自贸区。他信心十足地认为,自贸区陆续推出的改革新政,将给自己带来“满地的机会”。

  对中国经济抱有信心的,还有一贯审慎的欧盟。日前,欧洲中央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了规模为3500亿元人民币/450亿欧元的中欧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业界评价,面对一些唱空中国经济的陈词滥调,欧洲人做出的这一重大举动,再次向世界发出强烈信号:对中国经济信心十足。

  镜头之一 发展减速与主动调控

  就在几个月前,许多人的信心还难以言足。彼时,他们惊讶地发现: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罕见地出现下滑趋势,一头“跌”入了7%的运行平台。

  这种在7%平台上下震荡的运行曲线,之前15年仅仅出现过3次,每一次都伴随着类似国际金融危机般的山呼海啸。一时间,中国经济遭遇“拐点”、面临“硬着陆”的论调再次泛起。

  “长期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确实慢下来了。”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剧锦文告诉记者,“今年二季度,我国进出口总额持续下滑,其中6月份,出口额甚至出现了-3.1%的增长。”

  原因何在?海外经济体复苏艰难、人口红利逐步弱化、多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都是拖累中国经济增速减缓的因素。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说:“为什么中国经济会减速?因为高耗能、高投入的旧模式已经不足以支撑未来的发展了。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做出调整,中国现在就面临着一个改革的十字路口。”

  十字路口,挑战频仍。关键时刻,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做出科学判断: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下半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总体平稳发展态势。

  “几个月以来,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我们坚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实现了经济发展的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介绍,“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实现了7.6%的平稳增长,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同时,就业水平等没有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没有超出‘上限’,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年度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

  “社会用电量、货运量、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数据,被视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三季度以来,这一系列经济数据正明显好转,经济企稳回升趋势进一步明确。”剧锦文表示,“更可喜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正在从以往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更多依靠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转变。”

  “中国经济增速趋缓,是主动调控的结果。”中央党校教授董艳玲表示,“从应对‘钱荒’等一系列事件上可以看出,国家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和结构性改革的决心非常之大。正如习主席所说,我们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事实证明,这一政策是负责任的,既是对中国自身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

  镜头之二 简政放权与转变职能

  主动调控,更多地是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关注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人,可以看到这样一幕情景: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在今年的会议上被反复提及。

  据统计,新一届中央政府已在半年多内陆续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21项,明确提出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把该管的事情管好、管到位,为各类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与此同时,各地也在围绕简政放权,陆续推出改革新举措。

  变则通,通则达。湖北荆智企业策划有限公司经理张成,就切身感受到了简政放权带来的好处。他上午10点走进荆门市政务服务中心申办营业执照,从受理、核准到办证,下午4点钟就完成了所有手续,顺利地拿到执照。服务中心主任江火志介绍,通过简政放权,荆门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由365项减少到186项,审批环节精简了34%。

  “未来,必须要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放开市场准入,推进各类要素资源价格的自由流动,打开长期存在的‘玻璃门’‘天花板’。”张立群对记者说,“应对市场条件、成本条件的深刻变化,我们要选择适当的企业、适当的产业,这必须由市场主导,要发挥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作用。”

  “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使政府的行政方式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是改革发展的大势所趋。”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表示,“最近半年以来,国家陆续取消、下放多个行政审批事项,同时还在逐步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这一系列务实之举,体现了国家进一步简政放权,依靠市场之手推进改革发展的坚定决心。”

  镜头之三 经济升级与创新机制

  在近期频繁释放的改革发展讯号中,有一个概念被反复提及: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如何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介绍:“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题中应有之义。”

  回顾数月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考察路线图:从武汉光谷到大连高新区,再到北京中关村,我国科技创新的重镇被一一踏访。

  国庆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又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题,举行了第九次集体学习,“课堂”搬到了中关村。增材制造、云计算、大数据、高端服务器、水处理、纳米材料、生物芯片、农作物精准生物育种、量子通信等高端技术的研发应用情况,被中央领导一一问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释放出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

  除了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同样是推动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又一强劲动力。今年以来,铁路投融资体制和货运组织改革启动、实施有利于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制度、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等体制创新成果频出。这其中,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无疑最受瞩目。其中的金融改革、负面清单管理等措施,被外电评价:“体现了中国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的坚定决心。”

  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波说:“这些制度创新之举,不断释放出新的改革发展红利,必将为我国开启新征程奠定坚实的基础。”(记者 宋 歆)

【编辑:张海桐】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