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通讯:伶仃洋上的“缉私第一关”

2013年10月22日 18: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深圳10月22日电 题:伶仃洋上的“缉私第一关”

  作者彭大伟

  在广东省深圳蛇口以西,有一处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的小岛。若非亲身来到这里,很难想象珠江口上这个无人定居的大铲岛,竟是承担了中国海关八成中途监管任务的“缉私第一关”。

  扼守珠江门户的第一重隘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记者日前登上部署在大铲海关的广州海关缉私旗舰860艇,只见曾令南宋将领文天祥“望洋兴叹”的伶(零)仃洋面上,已是大小货船络绎不绝。

  “大铲是港澳货船进入内地的第一关,也是内地货物出口港澳的最后一关。”大铲海关关长广战介绍,广东转口贸易额约占全国三分之一,这些转口贸易中的大部分都是经由大铲岛附近海域进出珠江各水道,成为走私与反走私短兵相接的战场。

  “如果说港口海关是采取守势,那么我们就是主动出击。”广州海关海上缉私处处长刘海川介绍,中途监管是指海关对往来于内地与港澳的3000吨以下小型船舶进行查验,防止走私者在非设关码头中途卸货。

  恢复中途监管以来,大铲海关全年365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连续查获走私出口重要战略物资锡锭、金属硅、碳化硅数百吨,打击了侵犯知识产权和洋垃圾进口。

  “不夸张地说,大铲的名字如今让走私分子闻之丧胆。”广战说。

  目前大铲海关年均中途监管进出境船舶约11万艘次,约占全国总量80%。2010年至今,这里共监管小型船舶近35万艘次,查获各类走私违规案件843宗,位列全国第一,挽回经济损失超过40亿人民币。

  “80后”海归的海关梦

  “忠诚公正,兴关强国!”大铲海关的三层办公楼前,两队关员正举行每周一次的交接班仪式,队伍中一位戴眼镜的小伙子名叫罗杰。走起队列一板一眼、介绍业务头头是道,很少人会意识到,这个稚气未脱的“80后”原来是一位留美“海归”。

  1988年出生的罗杰拥有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管理学位。他连续三年拒绝了调离这个无人岛的机会。

  “在海上埋伏好几天,抓获走私分子,从小就崇拜这样英雄式的人生。”罗杰大学刚毕业时曾供职于广州某五星级酒店,拥有一份优渥的收入,还成为了国内少有的国际酒店组织“金钥匙”证书持有者,但为了幼时的英雄情结,他挥别了大城市的高薪与繁华。

  上岛之初,学“跳帮”便给了罗杰一个下马威。从一艘船跃上另一艘船,是海上执法的家常便饭,对文弱的罗杰却是不小的挑战。第一次跳帮时,对方船舷上的铁丝划破了罗杰的双手,“看着满是锈斑和鲜血的双手,当时觉得心理落差特别大”。

  大铲岛没有常住居民,一间小卖部、一家大排档,构成全部的物质生活;一百多人共用一条8M带宽的网络,“打网游早已成了奢望”。

  罗杰说,刚上岛觉得有些“太过寂寞”,而当沉下心来学习技能,再与一群同龄人分享读书、演讲、运动,就慢慢爱上了这里,“这里就像一个象牙塔或是乌托邦,上岛就为了找寻自己的梦想。”

  同样是“80后”的大铲海关副关长周恒告诉记者,在大铲海关117名关员中,“80后”、“90后”占了六成。

  “‘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在这些年轻人身上,大铲海关的传统得到了继承。”广州海关关长谢松告诉记者。

  “百年雄关”的新使命

  过去,由于需要人工查验,大铲岛周围常常停满数百艘货船,夜里灯火通明。2000年后,大铲海关自主创新,建成小型船舶快速通关系统,以GPS系统对小型船舶进行备案和监管,并改进通关流程,使得查验提速90%。而电脑全程定位亦使船舶的任何异动无所遁形。

  2011年开通的一条数据互换热线,让粤港两地海关沟通监管动态更加“畅通无阻”。2012年12月,出口总量达17亿立方的西气东输二线供港天然气工程正式建成通气,这条输气线的监管亦由大铲海关承担。

  大铲岛是整个前海合作区变迁的缩影。行驶在前海宽敞的新马路上,记者看到昔日的“烂泥塘”已被川流不息的集装箱码头与人声鼎沸的建筑工地所取代。

  “毗邻香港是前海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制度层面创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本。”招商证券宏观经济研究员谢亚轩表示,内地和香港更加紧密的经济合作是前海的立足点和优势所在。

  一面记载小岛历史的“大铲墙”提醒记者,改革开放早年“标杆”蛇口工业区的开创者袁庚,正是当年解放大铲岛的两广纵队团长。

  64年风雨洗礼的大铲岛,正悄然见证粤港澳经济融合的“第二季”。(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