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中国高铁具备国际竞争优势

2013年11月03日 12:0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提到手表,人们想到瑞士;提到机械,人们想到德国;提到家电,人们想到日本。而今提到高铁,世界把目光投向中国。

  从备受争议到赢得赞誉,中国高铁在国内快速发展的同时,正以成功者的姿态积极走出国门。十几年的技术积累和大规模应用赋予中国高铁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以轨道技术为例,高速列车轨道沉降误差以毫米计,标准比F1赛车跑道还高。中国高铁纵横东西南北,沿线有湿陷性黄土,有湿地、也有高寒地区。在这些线路上,中国成功解决了地质沉降和轨道热胀冷缩问题,有效控制了钢轨全线高低误差,京广线、京沪线、哈大线等线路令人称道。

  轨道技术只是中国高铁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一个缩影。经过十几年努力,中国高铁从无到有,各项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快、运载人次最多、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除了赞誉,中国高铁的发展也伴随着质疑声。2011年“7·23”甬温线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后,竞争对手们马上将其与中国的高铁技术联系在一起。事故并未影响中国发展高铁的信心,与此同时,高铁建设的安全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原中国铁道部长等铁路官员因经济问题落马则是高铁发展另一道冲击波。当时有人提出高铁的快速发展,是某些官员私心重、捞政绩的结果。事实上,发展高铁是中国的刚性需求,中国铁路客货运长期处于“一票难求”、“一车难请”的局面,经过六次大提速,已无多少提速空间,修建新的高速线路势在必行。

  高铁也曾因成本巨大受到批评。但今天看来,尽管中国铁路部门没有披露高铁客票收入和运营情况的权威数据,上座率持续上升已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随着高铁连点成网后,客流量激增,多条线路已实施“公交化”运营,京津城际列车开行最小间隔5分钟,武广高铁最小间隔仅3分钟。

  高铁在中国不仅要算经济账,还要算民生账。正点、快捷、明亮、像飞机客舱一样干净舒适的高铁车厢,大大提高了中国人出行的幸福指数,高铁渐成最受欢迎的交通工具之一。

  在改变了抢工期的蛮干,加强安全管理和内部整顿后,中国高铁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上一步步向前迈进。高铁总里程已接近1万公里,全世界投入运营的高铁线路将近一半在中国。

  连接北京和天津的京津城际列车是中国第一条高铁,自2008年投入运营以来已接待过几百位外国首脑或高官,很多外国人惊叹于其舒适、平稳与快捷。到欧洲,人们可以坐“欧洲之星”;在日本,有新干线;来中国,有“和谐号”,而且速度更快、网络更密。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不久前在泰国访问时大力推介中国高铁。中国高铁技术可靠,性价比高,适合发展中国家;在地域上看,高铁“驶向”泰国后,也有助于打造‘泛亚铁路网’,实现泰国和中国无缝对接。

  可以期待的是,中国的高铁标准、高铁技术和高铁设备将助力更多国家的发展。(记者韩乔 左为 张钟凯)

【编辑:王安宁】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