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救助制度新举措编织群众基本生活安全网

2013年11月03日 16:1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其中提出五项举措,对今后社会救助工作作出详细部署。专家认为,系列举措将编织一张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

  这五个方面的详细部署是,要求统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城乡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健全自然灾害救助制度,注重做好“零就业”家庭的失业救助工作,鼓励、引导和动员慈善组织、志愿者、企业等各方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社会救助。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社会救助重在扶危济困、救急救难,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既要防止“漏助、错助、骗助”行为和救助不力的“冷漠病”,又要杜绝盲目攀比和“养懒汉”现象,确保使宝贵的社会救助资源真正用于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

  采访中,黑龙江省一位农民告诉记者,有的地方享受低保与否不是看你生活是否困难,而是要看你和村支书、村主任关系的远近,有的人住着小洋房却享受着低保。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认为,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体系确实存在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主要与我国目前相关制度不健全、没有形成严格的机制体制有关。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任王欣剑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比较单一,应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公益组织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救助体系。

  在实际社会救助工作中,法理依据不足,执法无据成为一大难题。前不久,上海警方通报,当地目前已经形成以地铁乞讨为生的“职业乞丐”,其中又以外来的老弱病残人员为主。哈尔滨工程大学社会学教授于景辉说,对于“职业乞丐”现在我们缺乏执法依据和手段,同时这部分人大多数又是老弱病残,救助工作人员往往无能为力,确实需要政府负起责任来。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五个方面举措,对健全社会救助网络是一个重大推进,同时弥补了以往的制度漏洞。”夏学銮说。

  针对统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及建立城乡特困人员供养制度,于景辉认为有助于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存权和人格尊严,守住社会的道德和心理底线,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但在执行过程中,一定要建立长效监督机制,防止在基层走偏。

  夏学銮认为,建立城乡相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很有必要,过去农村与城市的救助存在落差,现在差异正在减少。但因为生活水平不同,水电菜等的价格也不同,应当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相适应的救助标准和制度。

  极端自然灾害的发生是对社会救助的一种考验。夏学銮表示,当面临严重灾害时,在某些方面我们的反应还不够及时,对民众需求回应还不够及时。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应该有专业团队把老百姓需要的物资及时运送到位,不要形成救助领域的“孤岛”。

  减少救助人员还应从源头抓起,既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郑东亮说,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让“零就业”家庭有劳动能力的人有业可就,也是个人价值实现的重要手段,也是参与社会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同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如果有劳动能力者长时间不就业,就容易成为‘懒汉’。”

  业内专家表示,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政府“单打独斗”是不够的,还需要广泛吸纳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参与,实现社会联动。并借助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新媒体等方式做好宣传,让露宿街头确实需要救助者知道如何求助。

  “不能完全靠政府,还要广泛利用社会渠道,由市场社会政府三轮驱动、三元互动,才能将安全网织得更密实、更牢固。”夏学銮说。记者王建 王君宝

【编辑:王安宁】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