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解析中国民生事业短板:政策错配致百姓不买账

2013年11月04日 13:09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找准民生改革的平衡点

  对当前最需要补齐的民生建设短板来一次“大排查”,以避免民生政策的“错配”,切实做到“雪中送炭”,避免“锦上添花”

  近年来,随着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各级政府对民生投入的持续增加,我国的民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民生状况明显改善。不仅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条件大为改观,而且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实现了全民医保。

  然而,我国民生事业发展总体上仍是低水平的,尚存许多急需补足的短板。许多群众的民生诉求还没有得到满足,群众对于民生建设仍有很多意见。因此,宜借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东风,对当前最需要补齐的民生建设短板来一次“大排查”,以避免民生政策的“错配”,切实做到“雪中送炭”,避免“锦上添花”。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东中西部之间、城乡之间、贫困与富裕人群之间的民生需求都有很大差别,所以民生建设也一样存在“众口难调”的问题。因此,判断什么是最急需的民生短板,要根据生存、发展、享受的不同层次,以及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就全国而言,最需解决的民生短板仍是就业难、增收难、看病难、看病贵、养老难、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社会治安、贫困人口生活保障等共性问题。就城市而言,群众最关心的民生短板则是住房难房价高、交通拥堵治理、棚户区改造和廉租房建设、幼儿入托难等带有城市特点的问题。就农村而言,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则是农村饮水安全、留守老人照顾和留守儿童教育、缺医少药等农村独有的民生难题。

  显然,要解决好这些五花八门的民生难题,努力补齐民生建设的历史欠账和现实新产生的诸多短板,一个药方不行,需要多管齐下,对症下药。要在继续增大对民生建设量的投入的前提下,大力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压缩“三公”经费支出。全力保障全国城市和农村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建立孤儿和失独家庭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无疑,加大民生投入,重视民生建设,改善社会福利,让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是件大好事。但好事要办好也并不容易。近年来,很多地方民生投入很大,也搞了很多民生工程,但群众对此并不买账,满意度不高,可谓“费力不讨好”。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是因为一些民生的“好事”没有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要想把好事办好,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就必须注意发扬民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找准民生建设过程中政府决策与民主参与的平衡点。只有让群众广泛参与其中,让群众了解民生建设从决策到实施的全过程,从制度上杜绝做表面文章的“花架子”民生工程,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拥护。

  加大民生投入,加快改善民生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要部署,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做任何事情,包括改善民生都不能超越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拉美、中东、美国及一些欧洲国家的教训表明,不切合实际的高承诺、高福利、高医保,要么失信于民,政府垮台,要么债务累累,财政危机。因此,搞民生建设必须“量力而行”,找准民生投入与财政支撑能力的平衡点,不能盲目羡慕和攀比发达国家的高福利。

  人口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低的现实,决定我国的民生投入和社会保障水平还是低水平。中央强调“社会政策要托底”,本质上是讲我们要“保基本”,要通过民生事业发展使得最需要得到保障的困难人群得到保障,确保失业职工、社会弱势群体和困难居民的生活底线。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内生动力不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民生事业发展滞后而导致的国内消费不足。尽管我国居民储蓄很高,但因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老百姓根本不敢充分消费,进而使得社会潜在购买力无法变成现实购买力,由此也就无法为中国经济持续的自主增长提供强大动力。

  加大民生投入,加快改善民生的根本前提还是经济发展。没有经济的持续发展,民生建设就成为无源之水。要发展经济,就必须处理好初次分配中的税收和利润的关系和再分配中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避免“分光吃净”,避免因增加民生投入而忽视物质生产投入。

  唯有留给各类生产要素足够的报酬,土地、资本、劳动、管理、技术等创造财富的源泉才能充分涌流,各类社会和经济主体的创造热情才能竞相迸发,国民经济才能持续发展,民生建设的物质基础才能不断雄厚。因此,我们也必须找准民生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平衡点,既不能让民生改善而影响经济投入和效率,又不能单纯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了民生。文/韩保江

【编辑:王浩成】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