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中国海洋开发存六不足 全球化竞争催生新海洋战略(4)

2013年11月05日 08:40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海洋强国的中国策

  近年来,我国瞄准海洋强国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但是在现代化进程的广阔蓝图上,海洋实力依然是最明显的短板之一。这集中体现在我国参与海洋事务方面的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海洋开发六大不足

  第一,对海洋的控制能力不足。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曙光认为,虽然近年来国家对海监装备建设高度重视,补充了一批海监执法船和飞机,但执法船和人员仍较为紧张,有些船舶和船员每年出海300余天,船舶装备水平也与邻国存在较大差距。

  同时,在新一轮“蓝色圈地”运动中,外大陆架、北极航道、北极油气资源、国际海底矿区划分等一系列问题正在凸显。要在这些议题中争取话语权,中国必须强化海洋竞争实力。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李乃胜指出,缺少控制海洋的能力,是建设海洋强国最突出的瓶颈。

  第二,海洋资源的开发能力不足。李乃胜指出,深海资源的勘探技术、海底工程作业技术、开采运载技术,以及加工处理技术,其难度远大于陆地,这是我们的短板。

  即使在传统海洋产业中,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也有相当的距离。刘曙光以渔船为例说,日本和韩国的渔船大都是玻璃钢化渔船,配有先进声纳装置,我国渔船由于技术落后,在捕鱼数量和产品质量方面无法与邻国相比。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张军以海南为例指出,我国现代渔业体系尚待完善,主要表现为渔船吨位马力小,深水网箱养殖处于起步阶段,渔业后勤补给设施建设滞后,护渔能力不足。高科技和设备支撑的缺乏,导致渔船出海只能跟着经验和感觉走,而不是跟着技术手段走。

  第三,海洋装备相对落后。李乃胜认为,我国海洋装备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国防装备、科研装备和产业装备都相对落后,这是制约我国海洋能力的另一个瓶颈。

  科研装备方面,目前国内海洋科研领域,从陆地实验室到海洋科考船,90%的重要装备都是国外买来的。国外出售的往往是二流、三流的装备,而且系统软件仍掌握在人家手里。海洋产业装备落后情况更加严重,大多数涉海企业,特别是水产企业基本上还是手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下,缺少现代化的流水线,产品指标很难达到国际标准,也很难创出中国的海洋产品品牌。

  第四,缺乏关键技术支撑。我国从海水养殖到水产加工,从卤水化工到造船航运,海洋经济各领域普遍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外来技术依存度较高,许多领域受制于人。李乃胜认为,我国海洋产业多数仍是劳动力密集型的粗浅加工,仍未摆脱“一火车换人家一皮包”的外贸格局。

  刘曙光认为,这与海洋科技、经济发展力量散落在各处、没有形成合力有一定关系。海洋科技方面,有国家海洋局的第一、第二、第三海洋研究所,有中科院的海洋研究所,有科技部的研究机构,还有教育部的各个高校,海洋科技力量没有形成合力。

  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广东、山东和浙江的海洋经济战略都上升为国家战略,却各自为政、各为主体,无法形成国家级、整体的海洋经济发展合力。“一谈到产学研结合,一些地方和科研机构就签一些假合同了事,无益于海洋资源的整合,说到底是短期的地方政绩观在作怪。”刘曙光对半月谈记者说。

  第五,生态环境压力较大。李乃胜指出,相对于海洋产业发展来讲,我们付出的环境资源代价太大。海洋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过大,对于海洋经济发展来讲是一个沉重负担,未来治理成本远高于当初开发的赢利。

  第六,公民海洋意识不足。李乃胜指出,我国虽然濒临浩瀚的太平洋,但国人自古崇尚黄土地的农耕文明。即便古人提出“上善若水”,也是指淡水。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也缺乏海洋意识,甚至连小学地理课本上也只认为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

  全国海洋观教育基地主任、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干焱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重视、利用海洋则国家兴旺,与海隔绝则酿成惨剧,中国近代史就是例证。“现在国民海洋意识薄弱最根本的问题是公众的海洋基本知识不具备。例如,现在很多人概念里领海以外就是公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概念还很陌生。海洋基本知识的培养应该从学校抓起,从教育抓起,但中国现在还没有一个清晰、分阶段的海洋教育计划。”他说。

  张军同样认为,中国要实现中国梦,第一步是走向海洋,让中华民族有一种强烈的海洋意识,让国际上承认中国的海洋地位。第二步才是建设和做强的问题。

  多措并进,科技为根

  针对海洋强国战略,李乃胜、刘曙光、张军等专家从不同领域提出了多方面建议。

  其一,要培育全民族海洋意识。从娃娃抓起,牢固树立海洋国土意识、海洋环境意识、海洋资源意识、海洋产业意识,形成全民族的“海洋自觉”。

  其二,要强化海防,坚决维护国家权益。李乃胜认为,维护海洋权益首先要发展海洋国防军工技术,包括水面、水下、海底信号探测监听技术;攻击性、防御性的水面和水下武器研制技术;水下和海底的海洋军工设施建造技术;海洋国防装备研发技术;海上应急反应调控技术,等等。其次是努力提升对海洋,特别是对深海远洋的控制能力,使中国海军不但能“看家护院”,还能在国际公共海域维护国家利益。

  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刘锋建议,通过加强海上互联互通维护国家权益。他认为,应当充分发挥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作用,优先发展海上互联互通,适时开启海上交通线的旅游功能,有意识地加强东盟国家与我国海上互联互通的程度。同时加快海南、广西等地口岸建设,进一步优化海上航道。

  其三,要瞄准深海,提高海洋探索认知能力。当前国际海洋调查研究的目标集中在深海观测网络、海底资源勘探、全球环境变化、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生态体系和海洋汇碳固碳等重要领域。我们必须把握世界海洋科技动向,立足国际技术前沿,突出自主创新,大幅度提升海洋勘探认知能力。

  其四,要放眼未来,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要在新一轮海底资源争夺中拥有话语权,就必须发展深海矿产原位勘探技术,弄清深海成矿过程和成矿规律;研发深海采矿技术,提升深海作业能力;掌握提升运载技术,探讨冶炼提纯能力等。

  其五,要突破瓶颈,尽快提高海洋装备水平。国防装备领域从航空母舰到水下探测浮标,科研装备领域从远洋考察船到实验仪器仪表,产业装备领域从特种海洋工程平台到自动化生产线,海洋公共技术领域从耐压密封材料到海气信号传输系统,都有一系列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和关键瓶颈技术。

  其六,要实现绿色发展,提高蓝色产业支撑能力。蓝色经济区首先是海洋新兴产业密集区,这就需要迅速实现由粗浅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海水养殖由数量规模向质量要求转变,由原料型食品型产品出口向高端高附加值的产品转变。近几年,海洋赤潮、海洋绿潮(浒苔)、海星暴发、水母灾害等频繁发生。优化海洋生态环境,强化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对正在向海洋强国迈进的中国来说,意义特别重大。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海洋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汪品先指出,海洋经济的特点在于投入大、周期长。通过深海科技发展海洋经济,要求有更宽的视野和更大的决心。一方面要求决策层有远见,提出跨任期的目标;另一方面需要采用新型运行模式,克服现有体制瓶颈。中国海洋战略的痼疾在于经营体系分散、合作机制匮乏。科学与技术分头模仿国外,相关企业各自寻求出路,导致追求目标的小型化和投入回报的低效化,缺乏能产生国际影响的大计划、大项目。

  刘曙光从整合资源的角度,建议我国在走向海洋强国的过程中借鉴深空事业的经验,设立一个综合、立体的国家级深海大洋创新体系,以整合海洋界现有人力与物力。这将有利于围绕一个共同目标整合资源,进而集中力量办大事,为海洋强国战略提供驱动力。

  第一,整合以海为中心的产业主体。整合涉海、用海和跨海的企业力量,如中海油、渔业企业、海洋运输企业、IT企业和跨国公司等,形成引领海洋科技、发展海洋经济的产业主体,促使海洋科研以实用为导向,并提高应用和转化海洋科研成果的能力。

  第二,整合以海为中心的科研力量。整合中科院、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科技部等部门的海洋人文、自然和工程科研力量,集中力量为国家级的深海大洋创新体系服务,催生新的海洋科技成果,并培养海洋科技人才和海洋维权执法人员。

  第三,打破地域限制,形成北海区、南海区和东海区三大海洋经济发展板块。渤海和黄海属于北海区,沿海的辽宁、天津、河北和山东应形成北海经济板块,合力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权益。同样,东海和南海也应根据各自情况发展海洋经济并开展海洋权益斗争。三个区域要通力合作,成为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力量。

  针对各地出现的海洋产业同质化问题,浙江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海经办专职副主任张善坤建议,国家应加强对海洋经济重点省份的统筹和指导。他指出,十八大之后成立的国家海洋委员会对地方的指导还比较欠缺。同时要研究负责规划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如何与海洋行业管理部门形成合力。他还建议统一海洋经济统计口径,使其更加具备权威性和可比性。(记者 张旭东 王晖余 夏冠男 何欣荣 王俊禄)

【编辑:张培坚】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