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官方:对象牙贸易采取最严格的监管措施

2013年11月07日 20:5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对象牙贸易采取最严格的监管措施——专访中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孟宪林

  海关总署日前披露了近年来查获的最大一起象牙走私案,引起人们对野生象保护和象牙贸易等问题的关注。中国如何监管象牙贸易?合法交易的象牙有哪些来源?对于从事非法象牙贸易者将做出怎样的惩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孟宪林。

  对象牙贸易采取最严格的监管措施

  记者:请介绍中国对象牙贸易的管理是怎样的?

  孟宪林:中国一直高度重视大象保护,对象牙及其制品加工经营销售活动采取了最为严格的监管措施。实行象牙及其制品“定点加工、定点销售、标识管理”制度,严格限定象牙及其制品的加工和销售场所,对所有合法来源的象牙原料逐一登记注册,严格控制象牙原料年度消耗总量和各加工单位象牙原料年度使用量,对所有象牙制品实行专用标识管理制度,对启用的象牙原料与生产的制品进行比对、核销,有效防范非法来源的象牙原料及其制品混入合法流通渠道。

  同时,对象牙及制品进出口实施严格监管措施,不允许非法来源象牙及制品变相合法进口。所有进出口象牙及其制品的活动须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核发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海关凭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查验放行。

  记者:对于从事非法象牙贸易者将如何惩处?

  孟宪林:中国法律法规对非法利用、经营和进出口象牙及制品的行为作了严厉的惩处规定,对相关人员可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至无期徒刑。中国各相关管理和执法部门加强组织开展日常巡查、执法宣传、案件侦破和设立举报热线,及时分析非法行为动态。同时,还不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专项打击行动,严厉查获查处涉及象牙非法贸易的案件,惩处了一批违法犯罪人员,有效遏制了走私及非法加工经营象牙或其制品等犯罪活动势头。

  中国成立了有林业、农业、公安、海关、工商、检验检疫等多部门参加的“部门间CITES执法工作协调小组”,并成立省级履约执法协调组,加强相关部门间的协调协作,共同组织开展执法行动、宣传教育、培训交流等活动,提高打击破坏濒危物种犯罪活动的执法工作效率。

  查获的走私象牙一律封存

  记者:中国合法交易的象牙有哪些来源?

  孟宪林:中国政府1981年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32年来,对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及履行公约作出积极贡献。中国合法交易的象牙一部分是在二三十年前合法进口,一部分则是2008年经《公约》批准从南部4个非洲国家一次性购买库存所得,还有少量象牙是近年从欧洲国家进口的老牙料(亦属于“公约前所获”)。中国对象牙的贸易主要用于象牙雕刻工艺的传承,不是一般的贸易。

  中国对加工和销售象牙单位实行严格的审查和准入制度,每两年公布一次合法象牙加工企业和销售企业的名单。目前,合法的象牙加工企业一共是37家、销售企业145家,一年所消耗的象牙总量不超过5000公斤。

  记者:对于查获的走私象牙将如何处理?

  孟宪林:中国所查获的非法运输、交易、利用的象牙,一部分留在执法部门,一部分交到林业主管部门。除经批准少量用于科研、执法鉴定等用途外,所有这些查获的象牙都一律被封存,严格控制不能动用。

  保护野生象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记者:《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会议年初发布报告说,2009年以来全球象牙走私现象日益猖獗,每年有上万头非洲象遭猎杀。对此,您怎么看?

  孟宪林:导致对大象盗猎活动上升的原因很多,涉及人象冲突、当地人生计、战乱、有组织犯罪和错误信息误导等多方面的因素,不能单纯归因于经营利用活动的存在,或仅仅归结于需求是主要动因。

  多年来,中国积极推进大象保护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共同努力推进全球大象保护,中国设立了“国际大象保护基金”,每年向非洲等国和相关国际组织的大象保护项目提供支持,向“非洲象保护基金”提供捐助;多次参加国际专项打击行动,承办控制象牙非法贸易国际研讨会,举办非洲象主要分布国保护和履约官员研修班。

  我们呼吁,大象分布国、象牙运输中转国和消费国要加强协作、减少指责、共同努力,不断加大就地保护力度,特别是强化源头治理,改善栖息地条件,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国际社会要对资源国在改善生计和保护管理上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同时,切实加大执法力度,共同遏制有组织犯罪团伙,才能切断走私链条,全球大象种群才能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繁育环境。 (记者 刘羊旸 王希)

【编辑:王永吉】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