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谈三中全会新意:设机构统筹改革 完善安全体制

2013年11月13日 17: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视频:专家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  来源:CCTV新闻

  中新社北京11月13日电 (记者 蒋涛)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12日在京闭幕,全会公报称,中央提出设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分析指,设立专门机构统筹改革凸显出中共改革决心和力度空前,而完善国家安全体制,设立掌管“大安全”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则为改革保驾护航。

  公报显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观察人士指出,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需要具有权威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机构来统筹,对改革议题进行设定,对改革进程做出安排。

  “这意味着改革顶层设计层面的重大突破”,国家行政学院社会管理学部副主任马庆钰认为,全面深化改革面临很大压力和挑战,每往前走一步都是啃“硬骨头”,领导小组意在全面统筹,突破利益藩篱,将主导改革机构的层级由部委上升到国家。

  中央党校报刊社社长谢春涛亦指出,这轮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均是空前。此前统筹各方面的改革任务主要由国家发改委承担,作为国务院一个职能机构,它在制定发展战略、进行宏观管理上虽作用重大,但由于改革的复杂性和紧迫性,以及加强各项改革统筹协调的必要性,国家发改委在一些方面受到局限。

  谢春涛认为,相对而言,领导小组的成立更具权威性,能够保证改革的设计、协调、推进和监督每一个环节的落实,确保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但长期形成的体制弊端,并非一个改革领导小组就能轻易破除。”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用改革“总牵头人”形容该小组。但他同时提出,领导小组只能提出宏观设计和措施,要取得改革实效,还须全社会协同推进,形成合力。

  值得注意的是,全会设置机构统筹改革的同时,亦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有舆论将其视为中国应对改革等领域潜在风险的重要布局。

  “委员会成立能够更加有效整合各部门力量,更有力进行协调,有利于国家安全工作的整体规划,集中力量,协调行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认为,伴随世界形势变化和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国面临的外部情报活动形式更加多样,渠道更为隐秘。同时,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三股势力”活动频繁,对无辜平民攻击的手段日趋残忍。因此,国家安全问题更加复杂,形势更加严峻,需多部门协作,在原有国家安全机制上建立新的应对机制。

  中央党校亚太研究中心秘书长赵磊认为,设立委员会的意图包括:划定国家安全红线,透明宣示中国国家核心利益;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积极维护国家安全,推进相关政策出台;整合顶尖思想库资源,提高国家重大安全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等。此外,他认为,委员会将在国家安全应急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

  同时有媒体认为,在公报相关该段落中,出现“创新社会治理”、“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等内容,其国内治理的用意明显。

  “安全委员会一方面体现中国特点,同时也是效仿国际经验,应该是‘内外兼修’”,赵磊分析认为,从公报内容来看,委员会总体统筹国家安全,因此聚焦点将同时包括国内外安全问题,或将根据需要涵盖国防、外交、财政、能源、网络等方面负责人,统合资源,搭建“大安全”平台。

  他预计,常态化方面,委员会将提供安全方面的政策建议,进行决策会商。在国家安全应急反应中,委员会则会第一时间协调各方力量处置应对。

  “在涉及国家安全的决策中,委员会的设立将使各方观点更为集中,使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研讨更为充分。”曲星说。(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